自Growth Hack(增长骇客)这个词兴起以来,很多人,公司,等等都在发表各自的方法和总结。
到目前为止,我看到整理得最有系统感的大概就是附图所示的《Growth Hacking Handbook》。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他理出了100点,给了人一种完满的感觉...因为实际上作者在书中每篇都非常短,没有什么深入。
总而言之,为了方便介绍,就直接用该书提到的点的顺序一路谈下来好了。注意只是顺序一致,本文中内容和书的内容,基本没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兴趣看那本书的还是去买一下,虽然,如上一段所说,我个人不推荐。
(1)The Email Signature Hack
名称完全说明一切。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各位都已经用上了。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邮件签名档来进行宣传,诱导点击什么的。好处就是相比主动介绍而言,这是一种非常软性的宣传。
比如我在买了网站域名后就把自己一个邮箱的签名档改了:
如上所示是一个简单的gmail预设签名。添加的链接会比较显眼,注意不要加太多个,那没准真的就太“出场自带发光广告了”。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好像提过,有各种邮件追踪插件(Sidekick,Yesware等)可以查看邮件是否打开,开启率和链接点击等,这类功能在签名档中也适用。
另外,你如果真的有多个项目同时运营,有美观同时不太刻意地在签名档里展现自己的需要的话,还有很多的插件可以帮忙,
比如我曾经用过的Wisestamp.
官网宣传版:
买家实拍,啊,不对,我拿一个帐号玩的文艺青年应用版:
还有这种在用户作品后加官方宣传链接的做法,是saas企业进行用户增长的很好手段。当然此处由于不是主题的一部分,不展开叙述。
(2)The Twitter Bio Hack
在Twitter介绍上加入自己公司的链接。
这点很多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及管理层都已经在微博上这么做了,比如白帽子界大牛余弦,截图为他微博的一部分:
重点真的不是他爱老婆或者有老婆,
不过如同上文所说,多半是创始人和管理层会这么干,普通员工可能还是更希望在微博/Twitter这类社交媒体中以独立个体存在,保留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显然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在国内除了微博外还有知乎,V2EX,Ruby China等等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小简介档案的社区。比如我就是在知乎听说上面那位仁兄的。
有一点比较明显的,就是这招本身是在此类应用中有一定知名度才有效。
(3) The SERP Hack
我知道有些人为了更高冷地聊天,一看到缩写就会问全称。
Search Engine Results Page,简单讲就是搜索排名的结果。这一部分讲的不是调整网站本身的结构,比如优化title, description什么的方便爬虫抓取,或者关键内容用Javascript会不会干扰搜索后显示结果这类。
因为初创企业本身很难有流量(而且通过技术手段调整也实在是硬实力了)。
方法是,通过垂直社区等所有与关键词相关的大站来拉高自己网站的排名。比如在Quora,国内类推是知乎,百度知道等,以及所有与创业领域相关的垂直社区网站。
以下是假设我需要找个人清洁房子,分别在Google和百度上搜索的结果:
Google 非广告类结果中第一个是社区文章,接下来几个是相关类型社区。
百度第一个是百度知道上的回答(们),跑到那给链接还是蛮方便的。
所以说在Quora上问一个问题经常出现一群创始人扑上来回答,回答之前不忘在自己的一句话描述里介绍公司,回答同时不忘在结尾顺势提一下自己公司并给出外链。
当然鉴于国情等等在知乎上这么干可能直接被骂营销号,所以去百度吧。
总之,重点是通过已经有影响力的站点拉高自己的搜索排名。
(4)The Omnipotence Hack
名字听起来特别适合作为Boss压轴出场,但此处讲的就是(尽可能)覆盖所有可以进行宣传的社交平台。
这句话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用户是难以预测的。比如你平时喜欢用Facebook, Twitter等与人沟通,但他就是喜欢在Instagram,Pinterest上搜搜自己关注的公司, 顺便查一下Linkedin.
所以唯一方法就是保证他在所有平台都可以找到你,接收到宣传和更新。另外一个好处(以及缺点)是不同平台可以实现的宣传手法不同,短平快T,图片流I,P和亲民派F等等。缺点就是需要耗费人力,而且万一人力不足出现开了帐户但没有精心维护的情况,反而可能造成负面效果。
放在国内,由于垄断性目前只有微博和微信这两处需要关注。不过类比instagram,也有各种红红火火的图片应用,各自定位又不同(食色,Nice,etc),所以只能总结性地说,到你目标用户可能去的地方去。
(5)The Guest Post Hack
通过在相关领域知名的博客主那里发表客座文章来吸引人关注产品。
这类里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Andrew Chen的博客上的客座稿件,因为——实际上我就是看了那些文章才决定关注他的博客的。
比如这篇:
Nird的书Hooked因为搭上PH的创始人作为同著者的名头而在国内受到追捧。实际上,作为早期邮件订阅者表示他写这本书很久了。从分章节寄订阅邮件征求反馈到最后定稿(还搞了个订阅者特惠),可以看出是非常详尽的规划。
不过个人觉得写得一般,当然有反对意见可以留言。
总之,高质高量的guest post是一种双赢的宣传手段。而且据我观察国内初创对这招已经用得炉火纯青了。就算没空总结心得,都可以随便写一篇可能对初创企业有用的工具总结,然后把自己的服务放进去。
[注:本文于3月3日通过公众号发布(链接为原文)。 目前正在往这里搬的是过去的文章。微信用户可以关注钛点(taipoint)的公众号,非微信用户可以关注推特@taipointfun,或者TNW Index上的档案(在逐步建立中,话说我真的有在认真建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