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抖音刷到一个人,世界五百强——太平洋建设的创始人严介和,他讲了他的第一桶金如何取得。在当今什么生意都不好做,只有越来越专业才能入围下半场的时代,我把他的心法整理出来,或许对许多人有借鉴。
他说:我的第一桶金是【南京绕城高速】。
当时他们是刚成立的小公司,他的本金只有20万不到。由于资质和本金的因素,只能参与政府项目的很小的分包。南京绕城高速标,到他这边已经是第五包了,项目只有三个涵洞。当时测算下来,他们中标的金额如果保质保量保证时间的话,他们应该亏五万。
当时他怎么做的呢?
亏五万不如亏八万!!!
是什么神逻辑?
他的逻辑我来分析:
1,【抛离心态,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以最快速的时间,最好的材料,最完备的配合,在整个标段里最先最好的完成了自己标段的施工。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就是在他决定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评估到了成本,损失已成事实,那就索性做到最好。我们假设他如果偷工减料,为了保证自己不折本而降低工程质量,那可能很正常,这在建筑工程行业很常见。但是他没有这么做,既然不能违背自己开创公司的初衷,不能做劣质工程,那么只有向自己的本金伸手。赔了就赔了,既然“赔了夫人”就不要再“折兵”了。赔了夫人是沉没成本,如果纠结在其中,那损失只会更大。及时止损才是要做的第一要务。
2,【建立支点,迈进门槛之后全凭自己努力。】
这点他做到了。在快速完成了施工并且成功验收之后,和项目组成员信任建立了起来。因为他们的施工最快,质量最好,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进入这个门槛,自己再有才华,又有何用?后来流传为一段佳话就是:当领导了解到他们这个标的赔钱,而且几乎赔了一半身家的时候。领导帮助和指导他们提升资质,银行授信,这样后面标段,他们凭借自己的这个“支点”成功入围,并且完成后获利860万。
所以很多事情不是没有机会。
很多时候是机会就在面前,但是世俗的眼光就是“没有利润我做它干嘛”。这在很多人的世界里这是一条铁律,也就是价值维度是单一维度。
人往往只有在充盈了自己,有更多知识层级结构之后才会有:眼界、见识、格局。
那句话说的非常好:人,只可以赚到自己认知上限以下的钱。
理解一些事情是需要多维度的,《三体》小说里构建的四维世界,为什么灭掉三维世界如此简单?就是在四维世界的生物,生存的环境里的认知和三维世界不在一个水平线。
当我们想要赚钱的时候,提高认知和努力做好现在哪个更重要?
正确的答案我认为是:提高认知。
简单而低层级的努力是可以很容易感动自己的。网上太多鸡汤文核心思想就是“努力到让自己感动”
但是,你生存的意义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感动自己么?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不管在什么样的世界里,风景各有不同,内在逻辑相近。
所以不要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努力让自己沉醉其中,要在自己认知的最高限基础上再扩展更多的维度。不必急于让自己获利,可能你的眼界还没看到更大的利益。
展开全新世界的画面,往往不是低效率重复劳动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