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具尸体,大多数人像野狗”
读《鲁米抒情诗》在众多的心爱之人的甜蜜抒情诗歌中看到了这一句,突兀又警醒。
把世界比做一具尸体,这样的比喻可真新鲜,又是多么的形象生动。而人类,大多数的人像野狗,争夺和啃噬着这具肥硕的尸体。
最近看了些战争主题的电影,犹太人视角,俄军视角,德国视角讲述二战。最令人触动的是德国视角讲述二战《我们的父辈》,战争故事很多时候是胜利者书写的,而德国作为战败国,以他们的视角来陈述和呈现他们那个时代的从军打仗经历。或是处于反思,或是给世人警醒,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
这部电影有3集,制作精良,演员们演技也熟稔,耐人寻味和深思的电影故事。德国的一群从小一起长大的5位好友们在战争时代的故事。就像韩国版《请回答1988》里面也有一群一起长大的老友们,只是德国小伙伴们是战争回忆的残酷往事。
看德国视角的战争故事,算是第一次。其他二战同盟国视角的电影看过太多了。这一场战争,到底谁赢了呢。双方死亡和损失都是惨烈的。德国视角里,那位清澈纯洁的弟弟不得不上场,经历一场人性的颠覆。那位起初在战争上还拿着黑塞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书在看的少年,他自己也彷徨不安,后来不得不做恶龙和刽子手,当然最后在战争结束前夕自己牺牲了。 为了让更年轻的少年兵们看到战争的残酷,为了让他们能保全性命回家,他自己做了枪靶子。
战争上,满是尸体和蛆虫,血腥,密密麻麻的嗜血虫。那些尸体属于两方军人的,也属于无数平民,还有大量的犹太人。
从这个意义上,世界是一具尸体的比喻是多么形象。这种战争,没有多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是那些战争上的苍蝇,秃鹫,或者还有野狗吧,也或者还有某些权力者化身的“野狗”。
一开始,就是因为人类争夺世界的资源不公平,不对等了,所以如何划分世界丰盛的资源,人类需要来建立新的秩序了。
一场血雨腥风,也就真的把世界变为一具巨大的尸体了。动物类代表方野狗和人类代表的“野狗”或许都获得了他们想要的。
或许波斯时代的诗人鲁米,也是经历了不少战争的场景。不知道这句诗歌会不会也从战争那里获得了一些灵感。若是仅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诗歌的话,我是想到了二战的历史。当然,深层意义上,人类始终是努力地在争夺和占有世界上的优质资源。
而世界的时钟调到2022年,战争,邻国的战争又开启了。还有不方便公开说的蔓延世界的一场疾病。世界始终是一块肥硕的尸体,就像塞伦盖蒂大草原上所有的野生动物们都猛烈地在争夺的猎物一样。
大多数人都在做勇猛的野狗,而得不到猎物的人会饿死,无法繁衍下一代,或者会饿死自己已出生的小崽子们。最近听到一个梗,不少人说“我就是我的最后一代”,或许很多人是不愿意做野狗了吧。可是,一切也没那么简单的……
不管怎样,大多数的人还是要做野狗的,或者不得不做野狗,800多年前的鲁米早就洞察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