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咱们先说说小明同学和隔壁老王的故事。
小明同学总是到公司最早,下班最晚的那一个!每天提前到公司,一直在办公室忙碌,中午也是匆匆吃个午饭,基本都没有午休。他的朋友圈要么是写字楼窗外,华灯初上之时,被霓虹灯照亮的城市街道,要么是半夜赶完文案后发出的感慨,每一个字都在标榜自己的努力与敬业。
隔壁老王不同,从来不加班,不管室外骄阳似火还是狂风暴雨,不管老板在不在,他总是到点就走。中午还会出去和女朋友吃个饭,然后回来眯个半小时。朋友圈里总能看到他和朋友聚餐、健身旅行的照片或是读书时的个人感悟,总之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看上去并没有花多少精力在工作上。
但是他们的工资涨幅、职位晋升却大相庭径,隔壁老王涨的升的比小明同学快的多。
大家会问是不是小明同学是刚入职的新同志,隔壁老王是资历老级别高的老油条啊?或者他有关系有靠山啊?并不是,这里只是一个称呼而已。他两年龄差不多,出身差不多,小明同学还入职早那么两三个月。
为什么小明同学整天那么忙,收获却这么少呢?
无论是家长们、职场中的前辈们、还是学校的教科书里,都告诉我们:要获得就得先付出,先努力。但他们却忘了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有收获。
那些整天嚷嚷着“我很忙”、“我忙死了”的人,都是所谓的低品质勤奋者。
这种没有任何意义却又忙得要死的行为,通常情况下称之为瞎忙。
02
想想看,你是否也是这样开始一天的工作:
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某新闻网站,先阅读这一天的重要新闻。然后不可避免地点击了其他吸引眼球的链接,就这样,你不受控制地点开了好几个链接。
然后你点开微信,看看各大公众号都发了哪些热门消息,再刷刷朋友圈,给张三一个评论,给李四一个赞,看到一篇爆文,点进去先看看。刷的差不多了,刚退出朋友圈,看到张三回复了,再点开给他回复一个。
接着你开始查看邮件,而且邮箱整天都会保持打开的状态,每次收到新邮件,邮箱都会发出提醒。一旦你开始浏览邮箱,就会点击更多的链接和附件,并进行一些回复。
好了,做完这些事,该开始工作了。
工作的过程中,你突然注意到主页上有一组关于股票的新闻。你一想,我这大半积蓄都在股市呢,那最好还是浏览一下。
然后你又查看了一下你的股票,确定金融大战没有爆发,账户还是红的,这才准备开始工作。
你重新集中注意力,准备写一份新方案。
可是这只持续了大概10分钟,微博消息来了,谁谁谁又离婚了,谁谁谁又出轨了,你忍不住点进去一刷又是十几分钟。这再次干扰了你的注意力,打断了你的工作思路。
经过大致计算,你会发现,你可能在1小时内查看了3次股票,5次邮件,浏览1次新闻网页,查看15次手机。
一个上午过去,可能你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只有半个多小时。
美国管理协会报告说,员工平均每天花在电子邮件上的时间是107分钟。研究表明,员工平均每天工作11分钟就会被打扰一次,每一次都伴随着注意力的丧失,而要返回到工作中几乎需要同样多的时间。
在这个时代,我们太容易被诱惑。
可见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现象,并不只是你一个人这样!所以,你克服了这些问题,你就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你就是鹤立鸡群的那一个!
03
那么怎样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呢?我提三个小建议:
第一,工作时候把手机调静音放抽屉里。许多干扰都是来自手机,调成静音你就听不到消息声,把手机放抽屉里,你要取手机中间还有一个步骤,打开抽屉。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手机对我们的影响。
第二,如果工作没有必要用网络的话,切断网络。你在用电脑时,右下角时不时都会跳出一个广告或者消息,这会严重影响你的注意力集中,如果你把持不住点进去了,那就会耗去你更多的时间!所以,在不是必须联网的时候,切断网络。
第三,一个好的工作方法。有很多的时间管理和工作方法,在这里我推荐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你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这一个番茄时钟结束,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这个休息时间你可以起来走走,喝点水,回复一下消息也是可以的。五分钟结束后,继续下一个番茄钟,每4个番茄钟结束时,多休息一会儿。番茄工作法会极大地提高你的工作的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我们忙要忙的有价值有意义,不要做那个忙的要死,却碌碌无为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