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在看新闻的时候。透过屏幕发现一个少年正蹲在餐馆最肮脏的角落刷碗。
因为家里贫穷。天天都来餐馆打工。他只是为了让自己饱餐一顿。
孙俪的恻隐之心,瞬间被触动。
她很快联系到这个少年,并且给了他一笔钱救助他。
他还对少年承诺,会一直帮助直到学业结束。
解决了少年的后顾之忧,他就开始了专心的读书。
第一次高考,落榜了。
孙俪鼓励他,没事,你继续努力。这次不行,我们还有下一次。
第二次高考,少年上榜了。
孙俪非常的开心,不但给他生活费和学费,而且还给他买了手机。活活一个雷锋。
等到少年读大学后,他的贪婪更为严重。
他开始变本加厉地索求。
学校看他家里贫穷就补助他6000元,他藏为私钱,继续向孙俪哭穷。
上周刚要了500生活费,他转眼又是问孙俪拿。他就像填不满的无底洞一样。
一次比一次狠,一次比一次理直气壮。
孙俪看他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心一寒,断了对少年的学业资助。
一下子就把少年扰怒了,在网上对孙俪进行各种攻击,骂她如何如何无情,说她怎么怎么践踏他的人格。
他还写了篇5000字以上的论文,公布于媒体。
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一个被孙俪救济了10年的孩子,突然之间,却恨不得把恩人置于死地。
看着如此赤裸裸的仇恨,孙俪含泪哽咽:
“这世界怎么了?人和人之间还有真诚吗?”
真的是认了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你对他第一次施舍时,他可能感激涕零,恨不得跪到你脚下。
当你长期对他施舍时,他却可能恨不得杀了你,然后坐到你的位置,拥有同你一样的资源。
这种白眼狼,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
就拿借钱来说。当他人有难向你求助的时候。你借给他钱了。他心里面当时非常的感激。
他只要手上有钱,他会还你。但他借得次数多了之后。
你向他要债时。他翻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还对你是很多的不满。满腹牢骚。
那么,这种从感恩到仇恨的心理逆转,是怎么形成的?
《幻想即现实》里给出答案:
这种人,在意识层面,受伦理道德约束,我感激你;
但在潜意识层面,却有一种相反的情感,那就是仇恨。
施以援手的人,除了会获得良心的安宁,还会附带道德和地位的优越感。
而被帮助的人,在意识层面是开心的,因为你解决了ta物质的需求。
但心灵深处,ta却是愤怒的,是嫉妒的,是带有仇恨心理的。
因为人天生就有着追求平等,追求卓越的精神渴求。
因为被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无能、弱小,卑微不如他人。
于是,仇恨油然而生,嫉妒心也持续发酵。
帮人是情份,不帮是本份,人心隔肚皮,你不是ta肚子里的蛔虫。
永远记住一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