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美妈
来源丨美妈讲绘本
今年年初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曾引起很多国内家长的共鸣,而教育问题,差不多是全世界家长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让做父母的不得不焦虑,不得不拿着鞭子连推带拽,让孩子从小就不停向前奔跑。
我们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父母在教育这件事上很多都以“早晚”下结论,习惯把“早=好”:一个孩子如果比别人进度超前,就意味着聪明。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展现出聪明,父母对其的培养也就无限超前。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卢梭说:“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应把成人当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著名作家郑渊洁也在他的微博上发出了这样的呼声: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当孩子早早背起沉重的书包,踏上漫长而艰辛的学习之路;或者早早地开始排满这种补习课,灌输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让大量的练习占据了孩子玩和探索世界的时间时,他指出:
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
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却丧失了想象力只能复制前人知识的人。
学前本应该是孩子最轻松的时期,是开发、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时期。
这期间,学习上最重要的是注意他们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最纯正的经典阅读积累中吸收精华,正确引导孩子自主探索和学习,如此才能给以后的成长发展打好底子。
中国不乏有许多的神童,像1978年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的宁铂。
2岁半,会背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会数到100;4岁,认识400多个汉字……后来他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78级少年班成员,19岁留校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助教。
然而,他曾报考过3次研究生,但每次都因为太害怕失败放弃了考试。婚姻也以抛弃妻子出家为僧终结。
我也曾看过一篇文章,名叫《牛蛙之殇》。一个经济条件还富裕的家庭,为了孩子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在他3岁时便开始“牛蛙式教育”。
所有可以玩乐的时光,变成了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家长不停用高剂量、高添加的“饲料”催着他长大。结果,孩子不堪重负患上了抽动症,最终无缘名校。
有才能的孩子,原本应该在人生的深度和厚度上超越同龄人,但因为追求赶进度,反而匆匆跨过人生,只留下了浅度痕迹,实际是可惜的。
现在的教育就像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孩子在最需要阅读积累和想像创造思维,而被大量的时间被死记硬背和各种机械式课外练习和培训占据的时候,无异于拔苗助长。这样的孩子,即使成绩提高了,也会因为阅读积累和创造思维的不足,到了中学以后导致后劲不足而倍感吃力,学习步步滑坡。
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什么阶段,就让孩子做他该做的事情。那样才是最稳健的。
小时候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在玩中学,认识这个世界,探索这个世界,感悟这个世界,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对比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在起跑的时候让孩子有旺盛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心态和充足的学习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幼儿以及低龄时期,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思考习惯和自主习惯。
发展一种思考习惯,对任何不理解的事情发问,追寻背后的原理,对听懂的地方能够举一反三,那么这种习惯未来代入学校学习,会形成对于高年级复杂知识依然有效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而这种习惯通过日常的观察,不带功利目的让他阅读符合年龄段的书籍同样可以做到。
跳出学业来看,对孩子长期发展最有益的能力,是他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自主性。
心理学家越来越发现,一个人能够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把控自我人生的方向是一个人获得长期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如何养成孩子的自主习惯?
那就让他从小就参与到自我人生的选择中去,买菜也好,做饭也好,读书也罢,睡觉也罢,聆听他们的声音,让他们为自己的时间管理,做事方式等等做决定,尊重他并让他有机会为自己负责。
如此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最终将帮助他在未来的人生中找到方向。
吴军在《大学之路》的书中有一个段关于教育很有趣的比喻:
看过马拉松比赛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很拥挤的,但是当1/4赛程过去之后,选手们彼此的距离就拉开了,在起跑时占得的那一点便宜到这时早就荡然无存了。
而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培养坚持跑步的兴趣和持久提升的耐力,才是人生制胜的关键。
不要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积累实力,蓄势待发,方能赢得人生长跑。
在他们的童年时慢一些接触过多的无关知识,更利于想象力在他们的大脑里生根发芽,长出甘甜的果实。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成功人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