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蔺相如相关的有三件事,哪一件都令他千古流芳。
第1件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此事,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用秦国的15座城来换这块和氏璧。
秦国是当时的强国,给人家吧,怕他们说话不算数,白白的上一个大当;不给他们吧,怕他们找借口侵犯赵国。
大家议论纷纷,没有一个准主意。不管怎样,总得给人家一个回话吧,可是赵国连这么一个回话的人都推举不出来。
缪贤是宦者令,提了一个人选:“可以让我家里的门客蔺相如出使秦国,我认为他颇为有勇有谋。”
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问:“秦王想用15的城来换寡人的和氏璧,你觉得可不可行?”
蔺相如回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行也得行。”
“他拿了我的和氏璧,可是却不给我15座城,怎么办?”
“秦国用城池来换我们的和氏璧,而我们国家不答应,那是我们赵国理亏;相反就是他们理亏了,宁愿让他们理亏。”
“谁可以当出使秦国的大使呢?”
“大王要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就让我去吧。秦国把城池给了赵国,我就要把和氏璧留在秦国,如果秦国没有给我们城池,我将完璧归赵。”
蔺相如一行到达秦国,向秦王奉上和氏璧。秦王十分开心,把和氏璧传给他的大臣和嫔妃们观赏,也不说换城池的事。
蔺相如揣摩出了秦王的意思,于是趋前一步道:“和氏璧这个东西好是好,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上面有一点点瑕疵,我指给你们看。”
于是正在观看的人将和氏璧交给蔺相如。
和氏璧拿回手中,蔺相如快步走到大柱子旁边,瞪圆了眼睛,眉毛上扬,大声喊道:“大王你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使者致书我们赵王,愿意用15座城池交换和氏壁,现在和氏璧送来了,可是我看大王并没有用城池交换的意思,本来我以为作为一国的国王,没有讲话不算话的道理,现在看来我错了。如果你想真想要得到和氏璧,请你履行诺言,将15座城池划拨给赵国,否则就算和氏璧到了你们秦国,我会拼着一死将和氏璧撞碎在大殿柱子上,一起碎的还有我的脑袋。”
秦王一时呆住了:“这这这,可使不得,先生你不要着急,你看我马上就给你指出那15座城市给你们赵国的了啊。”
蔺相如回答道:“和氏璧是当今最珍贵的宝贝,我从赵国出发之前,我们赵王斋戒了5天,以示特别重视。现在大王您想要得到和氏璧,请同样斋戒5天,然后隆重的迎接和氏璧。”
秦王想强抢,又怕和氏璧撞碎了,终于答应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秦王不是一个守约之人,所以连夜叫一个随从,换上便服,带上和氏璧抄近路赶紧跑回赵国。
过了5天,秦王来请蔺相如。
见面以后,蔺相如说:“你们秦国从穆公以后二试都不清楚,没有一个讲话算话的,这一次我也怕你是骗我,使我辜负了赵国,所以我叫人把和氏璧已经送回到赵国去了。秦国强,赵国弱,你们派了一个使者,我们就把和氏璧给送来了。如果你们把15个城池划给赵国,赵国哪里还敢把和氏璧留下来得罪大王您呢?我知道我这么做得罪了大王您,但我只能这么做,要杀要剐,随大王的便。”
蔺相如言谈之中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光明磊落,秦王虽然没有得到赵氏璧,终于以礼相待,蔺相如平安回国。
最后秦国没有把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赵王非常高兴,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后来秦国曾经攻伐赵国,打着与赵国修好的理由。邀请赵王前往西河外的渑池相会。
秦国明显不怀好意,去还是不去赵王一再踌躇。
蔺相如和廉颇合计:“如果不去,这是示弱于秦国。”
最后决定由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说:“渑池相会,来去不过30天,如果30天您不回来,我就扶太子为新王,以免秦国要挟。”
赵王同意了。
在渑池的酒会上,秦王喝酒喝得正痛快的时候说道:“我听说赵王喜欢音乐,吹得一手的好口琴,请赵王吹一个给我听听好吧?”
赵王硬着头皮吹了一曲《大花轿》。
随秦王一起前来的秦国的御史大夫抄起笔记本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喝酒,秦王命令赵王吹口琴《大花轿》。”
一旁的蔺相如不知从哪里捡来一个破盆,走到秦王身前:“听说秦王特别擅长演奏秦国的音乐,尤其是喜欢演奏秦国的破盆乐,请秦王演奏一曲,大家相互开心一下。”
秦王听了灰头土脸,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旁边的人也都听呆了。
“请秦王所以我们在玩演奏破盆音乐。”蔺相如把破盆向秦王呈去。
秦王拒绝演奏破盆音乐。
蔺相如说:“大王敲还是不敲?我在你5步之内,可以让你血溅当场!”
秦王的随从想奔过去杀死蔺相如,蔺相如瞪大虎目,大声喝道:“谁敢靠近?我马上让你们秦王变成一坨狗屎。”
于是秦王的随从都不敢轻易动手了。
在蔺相如的威逼之下,秦王只好拿着锤对着破盆乱敲了一个《纤夫的爱》。
蔺相如回头对赵国跟随来的御史大夫说道:“来,记上去,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演奏破脸盆音乐《纤夫的爱》。”
酒会继续进行,秦国的官员对赵国的官员说:“请你们赵国拿15座城池给我们秦王祝寿。”
蔺相如针锋相对,对秦国的官员说:“请你们秦国把咸阳都城作为送给我们赵王的寿礼。”
秦国打听到廉颇在秦赵边界虎视眈眈,所以始终不敢乱来。
这是第2个故事渑池相会。
第3个故事是耳熟能详的负荆请罪,京剧里叫将相和。
回到赵国,蔺相如被赵王拜为上卿,爵位还在廉颇之上,这使廉颇非常气恼,声称:“蔺相如出生寒门,算一个什么东西?我见到蔺相如一次,我就羞辱他一次。”
于是蔺相如尽量避着廉颇走,不与他相见。
蔺相如的门客非常不满意,跟蔺相如反映:“大家跟着您,本来执望关中耀祖、威风凛凛,哪里知道你是这么胆小之人,这么害怕廉颇,我们大家觉得很丢脸,要向您告辞,离开你家。”
蔺相如问:“你们觉得是廉颇厉害还是秦王厉害?”
大家回答当然是秦王厉害了。
“那么厉害的秦王,我想斥责他,就斥责他,想辱骂他的大臣,就辱骂他的大臣。我蔺相如虽然出生寒门,大家以为我是怕廉颇将军吗?你们想想这么强大的秦国,所以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两个人窝里斗,赵国亡国的日子就不远了。再大的事大不过国家,私人恩怨算什么?”
后来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这番话,幡然悔悟, 他光着上身,背上绑着荆条,跪在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请蔺相如责罚。
蔺相如将廉颇扶起,廉颇惭愧的说道:“先生您宽宏大量,廉颇就是一个鄙俗之人啊。”
两人结为生死之交,共同辅佐赵王,保卫国家安定。
这三个经典故事,后人交口称赞。
司马迁用“智勇”二个字评价蔺相如,这真是一个人难得的品质了,蔺相如有勇有谋,胆识过人,识大体,顾大局,青史留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