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私房菜 - 腾讯产品模型 - 学习能力篇
❝
编辑导语:第一章是关于“学习力”的分享。本系列就围绕”腾讯产品的能力模型“,一起从头梳理,每一个能力项的提升思路。希望大家从梳理过程中,找到提升的方向!
❞
「初稿|木深、木小深」
「编辑|牟深、Sam、Ella」
一、开场白
说来惭愧,周一帮朋友递了简历,没有通过。特意问了下原因,蛮寒心的。节选一部分,大家感受下。
❝
“这份简历,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优势”
“我见过太多,自以为,有一个内推机会,就一定能进的人”
❞
看到这个回复,心里蛮难受的。
以前就和鹅厂的人力部门聊过这个话题。卡学历+公司本就不合理,就说学历吧,县城娃和城市娃考同一所学校,谁聪明呢?我认为应该更注重,候选人的成长性。比如他从哪来,想去哪,并且为此,做过哪些成绩,是同环境下很棒的。
同样的,考察学习能力,咱们也不是光看学历。这里举正反2个例子,大家感受下区别。
1.1 反面
“假装学习的人”,他们总是看起来很累,但是结果总不理想。这样的同事我会毫不犹豫的拒绝,因为容忍他们是对其他人的变相否定。
比如XX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可以很勤奋的百度,然后不去思考为啥会这样,导致精力花在了自媒体作者的花拳绣腿上,没有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其实不怪他们,毕竟没有谁有义务,去帮他找到合适自己的路。也难免会,容易迷失在各种标题党里,脑子里装满了“产品经理必会、必看、必学”等等内容,但是一到实际操作,就无从下手。
1.2 正面
“腾讯文档”的产品经理“雨小黄了”,分享过一个很棒案例。是介绍她个人,怎么去学着做竞品分析的。
简单的搜索搬运(20 分)
去APP STORE找竞品
根据更新点,输出产品报告
尽可能多地补充信息(40 分)
再找评测、新闻
根据可靠信息完善内容
深入思考并得出观点(60 分)
亮点
不足
可服用点
可优化点
补齐信息差、全方位思考(80 分)
找到对应产品模块的产品经理去商量
是否考虑过
为啥不采用
有无价值
沉淀方法论并大方分享(100 分)
复盘整个过程
输出便于理解的产出物
成功教会他人
这案例传递了公司内部,关注“学习”到“分享”的这种理念。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看看,具体的评判标准。
二、学习能力的4档标准
先复习下腾讯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显而易见的,因为“学习能力”是最先点满的技能,所以本系列第一章“学习能力篇”,重点分享“学习能力”相关内容。
2.1 初级
考察要素:
「积极的学习愿望,主动学习,保持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
能够自学或主动向他人学习本业务领域内的知识、技能
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努力在工作中运用,创造符合岗位要求的绩效
行为标准:
列举过往1年中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及与工作的关系
举证过往1年中使用「领域内新技术、方法」等在工作中的成果体现
2.2 中级
考察要素:
「主动学习本业务领域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积极共享」
积极寻求和创造学习机会,善用学习资源,超越岗位需求,学习自身业务领域以及相关业务领域的知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能够与团队成员交流和分享相关知识、经验,创造良好绩效
行为标准:
举证过往1年中主动进行业务学习并总结成文的成果
提交过往1年中在「知识共享」及传播方面开展的活动:如培训、沙龙、论坛等
2.3 高级
考察要素:
「超越岗位工作需求,学习本业务及相关业务领域知识,利用团队外的知识提高团队业务知识、技能」
能够充当起团体外的知识资源协调者的角色,充分利用起团队外的知识资源提升自身业务知识、技能
通过知识共享帮助团队其他成员提高,能使团队的业务水平居于公司其他团队业务水平之上,并有一定的成果体现
行为标准:
提交过往1年中在提升能力方面进行的学习方式和内容的拓展及成果总结
举证过往1年中在「带动团队共同学习」方面所开展的系统性活动及团队负责人对成果的评价
2.4 专家
考察要素:
「自度度人,影响团队向学习型团队转变,并成为同行标杆」
能够带动团队其他成员主动学习,营造团队学习氛围,使学习成为团队的一种习惯
自身业务领域权威,并通晓一定相关业务领域知识,带动团队的业务水平居于组织相同团队前列,成为标杆
行为标准:
提交在「学习型团队培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开展的活动及取得的成果
举证作为某一业务领域专家所开展的工作及主导完成的「标杆团队」
三、如何提升
❝
有这样一种说法,优秀的面试官不仅关注求职者已经具备的技能,更关注他/她的学习能力。那么面试官究竟如何考察抽象的“学习能力”?
❞
此处基于突出学习力,介绍3种考察方法及案例,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3.1 面试中,问项目
公开案例
“腾讯文档”的产品经理“雨小黄了”,分享过一个很棒案例。关于她个人怎么学着做竞品分析。
简单的搜索搬运
去APP STORE找竞品
根据更新点,输出产品报告
尽可能多地补充信息
再找评测、新闻
根据可靠信息完善内容
深入思考并得出观点
亮点
不足
可服用点
可优化点
补齐信息差、全方位思考
找到对应产品模块的产品经理去商量
是否考虑过
为啥不采用
有无价值
沉淀方法论并大方分享
复盘整个过程
输出便于理解的产出物
成功教会他人
这案例传递了公司内部,关注“学习”到“分享”的这种理念。咱们侧重学习力,回答面试问题时。可以参考这个打法。突出自己
3.2 面试中,为什么做产品岗
假设面试官关注你的学习力,会重点听你和产品岗的故事。这个故事,「有趣」很重要!其次才是,你怎么了解、「学习」产品岗,并且「有信心持续学习,深耕」产品域。
一份案例
首先,在生活中一直在接触互联网,专业方向也是偏互联网的,所以一直对互联网多比较关注以及感兴趣。
其次,互联网的工作我觉得可以大致分为产品、开发、运营三大部分,运营的工作感觉很琐碎,感觉体现不出自己太大价值,并不是很喜欢。开发也是不喜欢吧,编程什么的虽然一直在学,考的也还好,但是自己清楚并不是喜欢的。
所以,产品就剩下了,然后在了解了很多产品相关职位职责时,发现原来这是自己想要的,一直都是喜欢有静有动的工作,而产品类的在工作中就要跟用户、各个部门沟通,这是动,也可以静下心来自己好好地写写调研报告、原型制作。
我觉得这是我想要的工作吧。然后也和专业比较对口,重要的是很有挑战性!这样的生活想象起来都会觉得说比较有趣的。
另一份案例
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产品经理,所以我也做产品经理。(参考张雪峰老师的,对应故事情节中,主人公的使命感)
起初,通过3个「学习渠道」熟悉产品。有家里、同学、同事的言传身教,有人人、产品壹佰、PMCAFF的社区互动,还有《启示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俞军产品方法论》的文章阅读。
但是,知易行难,我遇到了「挫折」。这样学来的经验,别人可以做到。没有核心竞争力,我是很难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低谷期,是XX产品人通过XX方法,引导我「战胜挫折」的。所以我决定,主动联系在职的产品经理。通过写作这个共性,去切入,「深耕产品域」。
目前,已经「坚持写作,分享」XX领域产品经验5年。沉淀了XX粉丝,XX阅读量,获得了XX「影响力」。希望接下来的工作,可以坚持在XX领域「继续深耕」,谢谢!
3.3 连续追问
追问是个好方法。可以有效考察候选人的两个点,一个是「真实性」,另一个是「思维深度」。真实性是红线,基本可以终止流程了。思维深度,分两个方向:向下,是从执行力角度,考察处理细节的能力;向上,是从策略维度,考察是否参与宏观的业务统筹与规划。
上周的案例
“简单介绍下你的项目”
“扒拉扒拉扒拉~”
“为什么要做这个数据平台,而不是买一个?为什么是你们团队做?”
“出于安全考虑,必须自己做。本来是另一个部门做,但是...”
“为什么当时你们团队,优先做这个项目,而不是其他项目?”
“......”
案例就不予置评了。上周这个案例的侧重点,是考察候选人,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好奇心」。
认识问题的深度,是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而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关键驱动因素,如果你有强烈的渴望,通常在某一方面就会做的更好。
对于这类的提问,人们会有几种反应:
“没什么为什么,就是这样的啊。”这种人,你可以重新礼貌的提出问题。如果他们还是这种观点,甚至觉得不耐烦。(砍掉吧 ⊙︿⊙)
一些人会开始思考,尽管缺乏头绪。(可以尝试合作 ⊙▂⊙)
很少的人听到这类问题会兴奋,很好的信号!甚至你会从他们听到令你吃惊的观点。(可以传其衣钵 ๑乛◡乛๑)
3.3 面试中,让你提问
提问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活,但很少有人善于提出高质量问题。基于学习能力,咱们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把钻研的结果包装成问题」,结合面试过程引出来,边问引导推理边解答;另一方面,回忆前面答的不好的点(大概是心理学:对方认可/不认可一个观点,可以从眼神判断出来),通过补充说明,补齐此处未说清楚的学习能力。
重要案例:提问前,必须的准备工作!
确定面试官
通过JD,背调「部门架构」,落实可能的面试官基本信息
根据「面试官基本信息」,提前投其所好(关注公众号、博客、期刊等)
确定岗位信息
通过JD,背调「招聘动机」(新业务or老业务),准备符合招聘动机的非专业维度话术(有无对象、个人规划等)
通过JD,背调「业务线情况」(成绩、项目、具体功能),提前准备相关内容
以前,总羡慕同学们拿了一堆offer,人多的时候问她,她说运气好。我是不信的!辗转反侧,请她吃饭,她说:“运气是可以控制的。”这话超牛的,咱们一起就着例子理解下。
还是用面试举例。正常情况下,面试会有一次自我介绍,再就是一次项目介绍。凭什么你的介绍,就能从其他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呢?凭你过硬的实力,再加上你所控制的运气。
JD模糊,不知道面试官调性,更不知道怎么准备项目、经历,才会获得青睐。这些烦恼,大家都有。所以,准备工作做的越牛,就越容易和面试官达成共识。然后,你就可以对朋友说,你只是运气好,正好介绍的项目、经历一下子就被相中了。๑乛◡乛๑
四、结束语
《产品经理的私房菜 - 腾讯产品模型 - 学习能力篇》就到这里啦,希望本系列,可以帮助大家找到方向,积跬步以致千里。加油鸭,下期更精彩,期待你的加入~
本系列交流群,近期会面向读者开放一阵子,特此感谢勤劳的小助手Ella❤️。记得备注 “进群”。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在留言区告诉我们。也请记得订阅「公众号木小深」和我们的专栏,欢迎分享给其它有需要的人。我们这期分享就到这里了,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