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们骑出洛阳城经过的第一处景点是白马寺。
河南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11年(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它是“佛生西域,法流东土”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所以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年夏天第一次造访白马寺的景象,风格古朴的寺庙前门堪罗雀。
如今再次拜谒,寺庙前新建了广场、牌坊、长廊以及香货铺,一片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再难感受到“佛门净地,任千夫踏过,依绝尘埃”的宝刹庄严气象。
佛门圣地,因缘和合,与我多年前可以免费拜谒白马寺不同,现在要收取门票,可惜我们都没有破费进去参观的想法。
以“神”眼看世界、看人生,所有去芜存菁,流传至今的宗教,其实都是一门蕴含哲理,启迪智慧的学问。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脱生死,追求西方“极乐世界”为理想境界。
佛教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也是目前信徒最多的一门宗教。
每当谈起佛教,我就会联想起我那贫苦出身又以吃苦为乐的老母亲。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她不知受何方神圣指点迷津皈依了佛门,成了一名极其虔诚、无限愚忠的乐此不彼、带发修行的居士。所以,我对马克思关于“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观点是持赞成态度的。
与白马寺隔公路相对的神州牡丹园是新建起来的。人道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遇春,秋风萧瑟天气凉,乞不得名花盛开,所以偌大的广场与花园显得相当空旷与冷清。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牡丹是正宗的“国花”,原产中国,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而使其“一朝闻名甲天下”的地方却是在洛阳。
我们继续向前来到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偃师商城博物馆。
偃师商城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一座集夏商研究、陈列、宣传为主的历史类专题性博物馆。
巩义市康店镇的河洛康家,乃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
背依邙山,面临洛水的康百万庄园与刘文彩庄园、牟二黑庄园共称全国三大庄园;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
人们俗称的“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财多位尊、富贵荣华的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由此看来,家财万贯、富埒王侯的康百万算得上是一位长袖善舞、不折不扣的“红顶商人”。
我和@草上飞在石台阶上歇息,坐等喜欢摄影的@高山流水去近前摄影,因为需要购买门票而被拒。
在康店镇上吃午餐,吃的又是烩面。面对比人头还大的“小碗烩面”,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挑三拣四互相礼让,胖老板娘见状不无调侃地笑说“我们这里的小妞都能吃俩大碗,亏了你们还是天天骑车的大男人呢”。
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横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七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我从窑洞周围断垣残壁的新旧痕迹以及上坡上集中修建的小楼房的成色来判断,农民朋友应该是不久前才搬离了他们亿万斯年祖祖辈辈居住的冬暖夏凉还防空袭的窑洞。
艺术来源于生活。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乐坛刮起了一股“西北风”,就是源于堪称中国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的《黄土高坡》中“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句歌词而来的。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这里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也是杜甫在外漂泊多年,思乡情浓,一心北归,却因战乱频仍、道阻且长,最终在湖南于舟中长逝而未能魂归故里的地方。
巩义市竹林长寿山牌坊,是一处应景之作的新兴仿古风景点。
虎牢关,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因地处荥阳市汜水镇境内,又称汜水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虎牢关与成皋城之间,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有数十起,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刘邦与项羽的成皋之战以及李世民与窦建德的武牢之战。
在哪个山头就唱哪首歌,在哪个地方就喝哪里酒,这是我们在断梗飘萍、云游四方的长途骑行中形成的一个消费习惯。
今天晚上喝的是店家力荐的大东北生产的“老村长”酒。今天运气挺不错,买了一瓶一斤装的大瓶还中了一个半斤小瓶装的尾奖。
男人喝吧喝吧不是罪,喝多了大不了就早点扶墙回寝室去睡觉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