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武志红老师《人生的脚本》这节课,就一直在想,我的墓志铭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过一次,但是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如果现在让我写下来,那么我的墓志铭会是这样的:她奋力只为活出真实的人生,最终去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
为什么要强调真实?
我有个习惯,凡是接触过的人,印象深刻的,我都会将他在我面前展现出现的人生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在这个画面里找到因果关系。如果里面有我不想要的,我将会在自己以后的生活里避开。如果有我想要的,我会积极地模仿。
因此,我看到周围好多人都只是在为眼前的柴米油盐而工作和生活,甚至交际也是为此。那一颗颗浑浊的心灵下面,没有一个清醒的思路引领着自己,以至于甚至有人到了快四十都还不一定是不惑。
007里面有一些70后,他们认真践行不亚于社群里面的每一个人。这些人好不容易等到儿女都大了,才发现自己从来都是为他人而活,自己的心还是迷茫,甚至随波逐流。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太宝贵了,前面三十几年却是为别人而活。
财富,地位,家庭,事业都有了的他们,现在缺的是自我。我接触过这样一些70后,他们的文字真诚而有力。好多70后的战友在线下聚会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我第一次见网友。
在我看来,网友一词只存在于QQ时代,现在早就来到了微信时代。线下聚会是我们这些人常用的词语,反倒是通过线下认识的朋友,更谈得来。
这些人不满足于现状,跨出了自己的圈子。希望通过不断地成长,找到真实的自我。什么都有了的时候,就是图个自洽。自洽一词,真的很好,它是内心舒展的一种状态。
我也快步入三十了,在这个尴尬的年纪,才意识到追寻真实自我的重要性。我不想等到四十了,还在摸索我到底是谁,为什么我现在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为什么我还是那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到。
我不想。
我希望自己的墓志铭上留下自己奋力找到真实自己的痕迹。最后是我肯定找到了,并且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
比如我想去新西兰,无论工作还是旅行,至少我要去看看老杨走过的地方。我想去非洲看看原始森林,我想去美国……这不是环球旅游,这是认真地在走每一步。
当然,我身边也有人早就去过了这些地方,我羡慕他们。但同时,我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只要我去追寻真实的自己。如果这只是我的幻想,那表明我已经泯然于众人了。
说真的,我们这辈没有家底,想要走很远,必须得靠自己的高水平勤奋。低水平勤奋,时间等不起。
况且在这个加速发展的时代,你不改变,就会落后,最后被淘汰是必然的。
这不是吓自己,这是真相。
很多人告诉我要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但没有人告诉我未来将会是怎样。
如果我想要掌握自己的未来,必定先要了解自己。
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的人生脚本,到底是怎样的。
加拿大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认为,人生脚本就是我们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对自己一生的规划。有的时候,这个规划是意识层面的,我们能记得;但更多时候是潜意识层面的,我们并不能明确地感知到。
我们的内在意识能影响甚至决定了外在现实,通过外在的现实,我们也可以去认识我们的内在意识。
当我们觉知到自己在不断地强迫性重复自己童年遭受的一些事的时候,那些刻入印痕的一些事,我们就可以改写自己童年写下的人生脚本。
我们这一生,都像是活生生地在给自己写自传。
墓志铭是最好的体现。一个人的墓志铭,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发现自己心中墓志铭,不是自己想要的自传,就可以去改变,直到成为自己想要的人生。
心理学真的很奇妙,它能让自己看清楚自己,还能让自己看清他人。
在浮躁焦虑的时代里,做一个清醒的人。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