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年,同学们个个厉兵秣马默默备战的那段时间,我心理状态特别不稳,许是因为考前模拟考试成绩高低起伏不定,心里没底底气不足吧,心里很迷茫,总担心自己考不好怎么办,整日杞人忧天,终于忍不住,一次课间,我向班主任吐露心声说:“老师,我特别想认识一位睿智的良师,能指点迷津,能告诉我人生路该怎么走”,当时,班主任无奈地对我一笑,不置可否,现在想来班主任应该是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没有这样一位良师能够指点每个人的人生之路,而且每个人的人生路也没有“该”怎样走之说,必须要自己不停去探索去总结去思考。
特别是人到中年,经历了生活的万般滋味,见遍了春花秋月,越发地明白张德芬所说的“亲爱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的涵义,看到北京最好的初中——人大附中的校训是“想把最好的给你,最后发现最好的是你自己”,感觉这句话超有力量。
何为良师?老师无处不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父母、亲友、老师同学、领导同事、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度过的时间、经过的事,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唯有自己是自己的良师,我们自己要有把这些变成良师的内驱动力,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形成自己的辨别力、反省力和思考力,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我总结不断成长。
也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房间不干净,埋怨指责家人能让房间干净吗?答案肯定是不能,只能造成房间继续不干净、家人吵架、家庭氛围紧张,唯一的救赎要么自己抽空去整理,要么自己视而不见放过“不干净”,除此无他。
工作上不顺心埋怨指责更没用,要么走人要么闭嘴。所以只能是自己救赎自己,良师也只能是自己,或者说是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