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绘本阅读指导师认证班21天心得笔记
当我们谈论绘本阅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绘本阅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 有理想的熊 | 来源:发表于2019-10-12 00:43 被阅读0次

绘本阅读指导师认证班21天心得笔记day3

学习进入第3天,反思一天比一天多。

反思1:注重文字,忽视图画。

绘本,又叫图画书,通过图画和文字合奏,来讲述一个故事。坦白说,读了这么多年的绘本,对绘本的概念并不陌生。

然而,知道概念不代表自己真的就会读绘本了。就像老师说的,不是识字了就能读懂书一样。

作为一个大人,总是情不自禁的先去看文字,和天然就愿意或者因为不识字而只能读图的孩子相比,在绘本阅读方面,反而成了劣势那方。

改进方法:

假装自己不认字,学孩子那样先读图,通过图片猜测可能发生的故事,再去和文字做对比,发现图文间的对应或是不对应。

反思2:主观的认为书不适合孩子,忽略了读书的方法。

拿安东尼布朗的这本《我妈妈》来说,虽然知道作者非常有名,但对这本书一直持有“这都讲了啥,孩子怎么可能听明白”的疑虑。

孩子听不听的明白,跟我提供什么样的引导息息相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侧重点不同,引导方式也有所不同。

我的疑虑就是我的,不是孩子的,我不应该替他作出“懂或不懂”“读或不读”的决定。

改进方法:

观察孩子的读书状态,成长进度。通过孩子对书的喜好程度来判断书是否合适,而不是我的。

观察他是在图片期,文字期还是故事期,再对“期”下“药”,不同的认知阶段,用不同的引导方法。

反思3:只讲不玩。

认为只要付出真挚的感情,声情并茂地读完故事,就是很好的亲子阅读了。单方面的以为只要不求回报的给予就行了。殊不知,亲子阅读还真的需要求点“回报”,和孩子互动起来才是最好的。

改进方式:

动眼动耳动嘴动脑动手动全身,把书玩起来,而不只是把书读起来。

反思4:问了太多封闭式问题。

总是情不自禁的问“你看,这个人(故事中的人物)是不是很伤心”,“这里是不是有个什么什么东西”之类的,看上去像提问,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自己思考问题得权利。

改进方式:

多用启发式开放式提问,比如:“你觉得现在他看上去心情怎么样呢?”“你能找到什么什么东西在哪儿吗?”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寻找。

汗颜于自己的错误,期待纠错后打开的那个全新的绘本阅读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们谈论绘本阅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sf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