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读了很多关于青春期孩子教育的书籍,观看了健康之路《要健康 莫焦虑》,对青春期焦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以前对焦虑这个词不了解,从小学孩子上学,每逢考试前或大型活动上场前,儿子会不停地跟我说,紧张,不想去上学。现在想想,他的各种表现应该就是焦虑。那时候把紧张归因为身体里缺少了一个零件——胆囊。认为没胆囊的孩子没胆量。而没有找到应对紧张更好地办法。
如今初二的儿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这种焦虑表现始终存在。特别是早上起床后,情绪化比较严重,刚开学的时候,早上看到他有情绪,我就会起情绪,自以为自己早起做好了早饭,而你却因为一点问题就情绪化,那时候自己也被带进了情绪的漩涡,看不清孩子情绪化的根源,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欣慰的是,儿子是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孩子,他会主动跟我聊,会告诉我他真实的想法,他会教给我如何做。他告诉我早上不能催,越催他就会越慢,因为他自己本身就着急了。
后来我就明白了,原来孩子需要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肯定,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很多时候父母更多的是做了直升机,在孩子头顶一直嗡嗡地唠叨,越唠叨越没有效果。
父母平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趋向于关注孩子的消极行为。每天唠叨的都是孩子的消极行为,可想而知,孩子只能是向着你所说的这些行为方向发展。
而我们要做的是从孩子消极行为中发现积极的一面,并及时表扬,你想要他成为什么样子就说什么话,积极正向的语言去强化积极行为,孩子必然会愿意接受和支持积极行为。
我坚持每天用正向语言去表扬儿子,发现他变了,早上我说不着急,他反而积极了,情绪也趋于平稳了。当他焦虑明天他需要独立照顾自己一天时,我说到,你最了解自己,你是自己的专家,你会用自己聪明的大脑把自己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听到这里,他露出了笑脸,不再紧张。其实孩子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信任和支持。用表扬代替大喊大叫唠叨真的会有奇迹发生,你会发现,改变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你对孩子无论怎么爱都不为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通过言语和行动让孩子知道,你是爱他们并看重他们。这一点很重要。我是个不善于表达爱的人,不好意思把爱说出口。而儿子却做的比我好,经常说,妈妈,我爱你。我时常反省自己并鼓励自己。当儿子昨天再次问我,妈妈,你生气吗?我认真地告诉他,妈妈那么爱你,怎么会生你气呢!他很高兴。
慷慨地表达我们的理解和爱,这一点我自认为不如儿子做的好。专家说,不要害怕抚摸、拥抱和吻你的孩子,让他们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你总是爱他们的。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个顺水推舟的过程,更多地会遭遇逆水行舟的艰难,而我们做父母的要不断学习,成为有效能的父母,让爱始终流淌,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多理解孩子,多强化孩子的积极转变,让时常表达爱成为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让我们保持一颗学习之心,努力成为更好地父母,成为孩子人生旅途中最重要、起关键作用的人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