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封被帮扶地区回应帮扶地区的感谢信备受关注,大概是因为这封感谢信“嘲讽”味儿太浓。信中写到:“感谢你们寄给我们的文具,但我们并不需要”“自责认识了你们……”这样的感谢信让诸多网友觉得:“现在的孩子就是这么感激的吗?”
这是甘肃榆中学生写给天津学生的“感谢信”,榆中教育局对此回应称,两地学校有结对帮扶,学生交流中起误会,就闹了恶作剧,已对当事人批评教育。
对于榆中学生的“嘲讽式感谢”,有人被他们不懂得感恩愤懑,有人质疑感谢信是否属于任务要求?在我看来,对于孩子“嘲讽式感谢”适度引导即可,更多的应该反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找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此举或许会伤了主动帮扶者的心,的确有些不公。但帮扶者在帮扶对象时,是否应该建立在一定的了解基础之上,从而避免误会,刺痛人心。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这个年纪的孩子自尊心都是很强的,倘若帮扶过程中言语不当就会伤及对方,这时候的帮扶想必不是他们心中所愿了。
多些理解与尊重,或许才能让帮扶达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效果。信中提到:“你们在信中说我们这里很穷”“用砖头当板凳”的字眼我也相信是捐助方的无心之过,时代在发展,可大城市里的孩子对农村还是文字或者电视里看到的刻板印象,殊不知,现在的农村已经叫新农村了,基础设施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但是这样的刻板印象造成了对帮扶者的不了解,对农村的不了解,使得帮扶充满了“施恩”的气息,如此,受帮扶者又怎会不心痛。
当自尊心受到攻击后,他们只能无奈的以自嘲反击,别无他法。大学时,听过一个交换生朋友提过,他们去到广州时,那里的人确实很照顾他们,处处关心呵护,满脸好奇的打听“你们那儿是不是每个人都带有大耳环”……同样也是刻板印象,在他们眼里过去的交流生就是大山冲出来的娇子,全然不知这些交流生不过是从一个小一点的城市到了大一点的城市而已,朋友自嘲“是的,我们那儿每个人都有大耳环,学费都是全村人凑的”,其实也不奇怪,有这种刻板印象的都是一直在读书,没有机会出去走走看看的,说到底还是缺乏足够的认知。
帮扶应该是相互了解的过程,充满平等和尊重,关与呵护,你给我讲讲城市的快节奏,我给你说说农村的慢生活,消除误会,也许还能反作用于帮扶。受帮扶的人也渴求尊重,也许会有人说,我帮你还需要顾及这么多麻烦事儿,请打住,如果说帮扶就该是趾高气扬的“施恩”,那些被帮扶者或许更愿意坚持“人穷志不穷”。给予尊重,就能阔步迈出,绝非小心翼翼,也才能不负热忱。
时代变了,农村和城市的距离在慢慢亲近,相比物质上的帮扶,精神上的帮扶是她们更需要的,告别“施恩式”帮扶,多些“尊重式”帮扶,就会少些“自嘲式”感谢,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