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介亭杂文》
这似乎是一部很有名的杂文集。因为“且介”二字来自“租界”,是鲁迅住宿租界时,出于民族自尊心,取的名字。
这个名字取得确实巧妙,一下子把读者带回了那个年代。只要文集在,大家就不会忘记那段任人宰割的记忆。这应该也是鲁迅的用意吧。
《拿来主义》
又是一篇上了课本的文章!
“拿来主义”的精髓,是自己挑选,占有,用自己的智慧和眼光,主动从外人那里“索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拒绝傻乎乎地一味接受,也拒绝武断地一律抹杀。
鲁迅很有危机意识。他知道人家上门“送来”的东西,很有一些坏玩意儿。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鸭!而我们要怎样“拿来”呢?
拿来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门外文谈》
①第四部分在讨论造字的问题。现在我这个中文系的人可以出来说几句了[笑哭]
中国古人造字,确实有一定智慧的。象形,会意,指事。社会发展,沟通频繁后,单纯表形的字,已经不足以传达意义,于是有了形声字,用音符将意义“捆绑”起来,大大增强了汉字的沟通能力。
但是,在古代,文字学问长期被贵族阶级垄断,汉字被造得越来越难写,文章也是拗口的文言,难以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近代要兴起“白话文”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要把汉字改繁为简。前几年总听到别人感慨简体字的内涵不如繁体字丰富,其实很多人都是在跟风。他之所以说出这种话,是因为他读过书,有一定学问。他为什么能读书能认字,因为新中国改革了教育方式,改革了汉字写法。如果还是难认难写的古字,我们的学习将会更困难,贵族将更容易垄断知识。那样的话,吾等平民,恐怕还是目不识丁,看不了高深的文字,又怎么会知道汉字简化的前后始末呢!他们正是受了汉字简化的益处啊!
鲁迅也说了无数次了:“文字是特权者的东西”。起码那时候是。想来几千年都是。
今日满大街方块字挂满,无人不识的景况,反而应该是古之未有吧。
②接下来,又讲了“不识字的作家”,也就是民间创造各种歌谣诗句但不识字的。他们的作品被识字人吸收了去,变成了别人的成果,还有可能变了味儿。
是说“艺术在民间”吗?
③“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④继续讲。其实,汉字没有拉丁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方言!!不同的方言,差别可是很大的!拿拉丁字母写出发音来,别人看不懂的,还不如汉字稳固通用。
⑤“大众的事情,要大众自己来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