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1、时间急迫时总会出现很多状况,这种情况下最大的问题是关注力在时间不够上,造成不专注而分心,或者导致选择变形而出现漏洞。这一条放在很多事情上都多会如此,出门前赶时间、交易时追行情、书写赶进度、LOL比赛求胜心切等等都是。慢一点让时间从容点,可以给心态一些非稀缺的压迫,有时间思考和理性选择往往就不容易出错了;
2、写文章梳理新的理解,转换不同的角度解读同样的事情,让同一个思考点用不同的语言形容出来。喜欢这样做可以让自己更加容易接受思考到的答案,特别是站在不同对象的经历换位解读,也能更方便传递所想表达的观点。这就是“举一反三”技能的举一反三,不同的语言各取所需,同样的一幅画各有所好;
3、再梳理一条交易经历带来的行为改变,结合着清单的使用,做事前都会思考几个方案,按“如果……就……”的路径行事。在生活中与很多效率人共事,发现都有些细节值得学习,他们在拿出提议前已经准备好基本方案流程,而这与普遍大众的区别很明显,大众更习惯等提议被确认后再思考方案流程,也许是觉得多思考几步,万一前面的都没通过则浪费了时间。这也表明自己加戏想得多反而成为干扰,不怕浪费的多准备几个方案,在办事效率整体上是提升的,而且也能带给双方更好的共事体验;
4、电视剧里一段剧情,由于警务人员经验不足,导致任务失败,差点酿成同事牺牲的悲剧。主要负责人主动提出引咎辞职,但上司领导却并不认同,反倒安抚下属不要害怕犯错,主要是能吸取教训避免再犯。反思,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经历不够,在经验尚缺的时候犯错,这时为了承担责任而主动中断后续,实际这样的惩罚会浪费“犯错经历”。经验是需要通过经历转换的,一次失败的经历正是刚获得经验值,此时就因失败结果而放弃,这就像打不了逆风局,只接受顺风顺水的局面,但这并不可能;
5、平时不爱主动打扫卫生,但发现只需要一个开头,这个事就会麻利且卖力的自动进行下去,卫生清理完觉得很满意,前后心里对比也很有意思。曾经写过一篇梳理文章,挺多事情的拖延关键就是一个开头的区别,往往是拖延导致无法开头所以没有下文,可一旦开始进行了,后面自然的就水到渠成完成。比如做运动,只需要穿戴整理好,迈开第一步,后面都能轻易完成……只管开始就好,船到桥头自然直!
6、看到数据国内的外贸行业迎来大势头,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2年新高,特别是集装箱行业相关股票也是最早恢复上涨大趋势的,这样的情况下在海运和外贸企业通过疫情进行了大洗牌。之前总说胜者为王,这一次的2020告诉大家“剩”者为王,留到最后活下的才能迎来新一轮生长环境。不得不说追求快速成长和稳健成长有时是硬币的两面,过快则要牺牲些稳健,过稳又要减少快速。在黑天鹅飞来时,稳健的才会成为下一轮明星,平常时期总是快速成长明星更吸引眼球,所以黑天鹅的存在是两种风格切换的关键点;
【不足】
1、有时会无意识的进入自我保护状态,各种曾经没有达到过的体验都会成为停滞不前的借口,当自己想明白成长就是需要“突破”,而突破就是要离开平时的舒适区进入“痛苦”,竟有效解决了这种自我设限的尴尬。当认知里把“痛苦”与“成长”划上等号时,面对困难的痛苦就不容易成为停滞放弃的理由了,改变认知从而影响行为的办法一直很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