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说杨国忠登上宰相之位,他唯一的长处便是理财能力,也就是可以满足李隆基的挥霍无度。而这一点,深得李隆基的心。
李隆基作为唐朝掌权人,年迈的他,所想的是如何享受自己曾经打理下的盛世。与之同时,他也认为,没有人会破坏自己的盛世,这是一种自负。
正好杨国忠,可以搞钱,而他可以花钱,岂不美哉。他选择蒙蔽自己的双眼,看不见将要发生的一切。
杨国忠,不是好人,但他得恩宠。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想尽各种办法搞自己的对手,比如削弱太子的实力,比如鼓动哥舒翰出征潼关,明知这里胜算几乎没有,但他仍极力劝说皇帝下旨让哥舒翰去潼关。后来,哥舒翰此前的声名都止于潼关,最后还落得身死的下场。
杨相并不关心国家的未来,甚至安禄山造反后,攻势很猛,唐军一路溃败,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在战争还没到自己眼前时,依然醉心于权斗。他始终认为安禄山不会成气候,威胁不到自己。
帝国,有他作乱,有李隆基支持,于是,名将被杀,掌权者奢靡无度……看到这段历史,我一度以为唐朝要没了,结果后面还有好些代皇帝。对于唐朝来说,也还有一两百年的历史。
只是我觉得可惜,为那些名将忠臣,最终他们落得一个身死道消的下场。为后来的唐皇的昏庸不快,为那些乱臣有可为的舞台而无奈……
如果你也喜欢看书写作,欢迎互相交流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