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民国“奇”女子余美颜|生命的悲哀莫过“误解自由”

民国“奇”女子余美颜|生命的悲哀莫过“误解自由”

作者: 大书言 | 来源:发表于2020-06-19 23:43 被阅读0次

前言

自由是什么?也许很多人以为,自由就是可以无所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一个人真的可以没有约束地做任何事吗?这又是真的自由吗?我们有绝对的自由吗?本篇文章,以民国“奇”女子余美颜生平事例,展开论述,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理解自由。

话题开始前,先讲讲余美颜的生平故事。

余美颜,别号梦天,1900—1928。

出生于广东台山县荻海的余美颜,1918年和开平谭姓公子成亲,婚后不久谭家出现经济问题,丈夫无奈远赴美国,婆母小姑不容余美颜的新思潮,故而关系不和,余美颜愤而南下。

1918年2月27日余美颜南下广州,因身有犯罪嫌疑被捕,后被保释。余美颜父亲将其送入习艺所,谭家也为此解除了与她的婚约。从此后,余美颜混迹于各种场合、男人之间,她认为自己已经是自由之身,对于一切世俗、礼仪更是视若无睹。

其间,余美颜遇到何姓港商,并嫁做其二房,婚后日子好景不长,港商以余美颜“放荡不羁,挥霍无度”为由,登报解除婚姻。

1925年,余美颜与南海县县长儿子恋爱无果被迫驱离南海。

后来,余美颜在美国偶遇前夫谭某,她希望能和他重归于好,谭某拒绝。余美颜心灰意冷之下,写下了《摩登情书》一书,书中描写了她和男人们的风流轶事,她的惊世骇俗之举让她一度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奇女子”。

1927年,余美颜遁入空门,就算如此,以前的男人频繁上门骚扰,寺庙老尼见她凡心未了,把她逐出了庙门。

1928年4月,余美颜在香港往上海的轮船上跳海自杀,自杀前悲喜无常,并留遗言写道:来世或可做一纯洁女子,得到真正自由。

上面所述余美颜的生平经历,从中了解到她离经叛道的外表下是一颗追逐自由平等的心。然而,生不逢时和自以为的自由让她以悲剧收场。那么,她以为的自由是什么呢?

余美颜以为的自由

“吾今生致力于追求爱情之自由”,“情欲的迸发,犹如银壶炸裂,加之于相互的好感,即是爱情”。这曾是余美颜写的日记。从这些话语中不难得出,她所理解的自由是:随欲所为、解放自我。然而,随欲所为是自由吗?

随欲所为,从字面理解的意思就是,随着自己的欲望、想法做事情。但是,由古至今,有谁又能够做到为所欲为,想怎样就怎样?古代帝王地位至高,尚且有所约束;现代改革开放,号召人人平等,不也还是有地位阶级、性别种族等歧视。如果随欲所为是自由,那么小偷可以随便偷东西?犯罪分子可以随便作案?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这个世界岂不是乱套了?那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指不受限制和阻碍,这与余美颜以为的自由看似一样,但是“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它的细分义项就多达200多种。某种意义上的自由,往往有其他的因素相合而成一个义项,譬如以下几个因素。

1.心理学因素

在心理学上,自由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内心有意识的选择,是不受外界干涉的,如果受到外部的强制阻碍,那便不是自由。这种就是心理自由,也是思想自由。

如余美颜最初隐瞒父母,与渤海九少相恋,父母知道后,在各种环境、利益的原因下,却把她嫁去了谭家。那时的余美颜心里是自由的,她有自己的意识选择权,但她的行为却得不到自由,她的行为受到外界的人为阻碍(父母),所以那时的余美颜又是不自由的。这也就激起了余美颜的叛逆心理,才有后来的经历。

2.社会学因素

我国著名思想家胡适: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

以社会学角度解释自由,是以不侵害他人的前提下,所作所为才是自由的,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会受到行为所带来的反效果。

从余美颜标新立异、实行爱情自由、对抗社会开始,她的悲剧已然注定,因为她颠覆了当代人民的思想观念、违反了当代社会的基本规则。她可以说是间接地侵害了他人,甚至侵害了社会的原有制度。她这种追求自由的方式反而成为了她的枷锁,心里、行为上都已经被拘束,自由更是奢望,唯有结束生命以求解脱。

3.法律因素

从法律上讲,自由就是不能违法。自由在百科里有一个义项: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也就是说,法规允许之内的行为是自由的,反之,就是违法。所以,自由必须是合法的,如果一个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但却触犯了法律,那他反而失去了自由。法律既保护人民自由,拥有自主权,又限制人民自由,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以此稳定社会秩序。

余美颜那个时代,正值清政府与民国交替之际,法律的改革还在试行的初期,她的行为是否违法,也就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所以,她当时的所为,在法律上是自由的。

综上几点所述,自由是有限制、有双面性的那么,自由的双面性是如何呈现的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自由的双面性

余美颜生平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可她所做的行为却相反地成为了阻碍自由的大石。她从小家庭条件富裕,在母亲的熏陶下自修了国文和英文,也因此,她向往西洋文化的开放思想,更是有意识地做出了新潮的行为。婚前恋爱、私定终生,这是那个时代的耻辱,是作为一个女人的耻辱。这是不为时代所容,更不为余家父母所容。

在那个青黄不接的时代,她的行为就是人们眼中的异类,女人们应该三从四德、相夫教子,这才是妇道。但,余美颜所在的生长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观念,让她觉得西洋思想才是她向往的,她渴望人人平等,男女恋爱自由,不必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事与愿违,愿望自由,却与事实相悖。

这样的事例在现代多不胜数,我们有多少人,任由自己心愿选择更好的职业,过上好的生活,但工作需要花费时间,那么我们就没有了时间自由,工作需要人与人之间共同协作,相处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分歧,就要调解,不能如自己所愿,如此,我们的愿望自由也一样没有,这就是自由选择工作,工作剥夺自由。

在我们自由选择婚姻时,婚姻带给我们精神寄托,两性幸福,以及法律上的保护,这些都是自由,但相应的,我们也要承受婚后生活的一切不自由,夫妻感情失和,心情郁结,精神就不自由;夫妻出轨、虐待、遗弃等则会受到法律制裁,会失去相应的财产自由或人身自由。

自由是约束与解放并存的,这就是自由的双面性,我们在拥有某方面自由的时候,也会失去其它方面的自由,这也是自由的得失之道。由此可得出下面的结论。

自由与自然界行为是互相制衡的,也是相对的,自由应该建立在不伤害他人,不破坏或消极影响社会,不损害国家及民族前提之下。

我们了解了相对自由,那就没有绝对自由吗?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认为

人在自主选择自己的本质时具有绝对的自由。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自由就是人的规定,人的意志,情感乃至整个存在都是自由的。

这里的绝对自由,是指我们为人有自主选择的自由,不管任何事,任何情况,我们只需承担选择后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即可。

就像我们炒股投资,我们选择了这个项目,是自由的,那么,高风险投资的亏损、盈利,我们就得承担,这也是自由的,我们从选择、行动到结果,一切都是自愿行为,是自然的连锁反应,这就是绝对自由。

萨特的绝对自由,很清晰明了,就是一切都顺其自然,自然即是自由。这就又回归了原点,其实绝对自由也是相对的,一切的自然行为进行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就成了相对自由。

这就是自由,约束与解放并存,绝对与相对同在。它们是相互关系,有时,我们要的自由越多,那在其他方面的自由也会失去得越多。如同余美颜生平,在开始的求而不得,心有不甘,于是对父母、社会做出反抗,即是反抗,也是需要,反抗社会没有平等自由,需要满足自身的情爱欲望,欲望越盛,枷锁越牢固,自由也就不复存在。那么,欲望与自由有什么联系?下面就分析一下欲望与自由的相互联系。

欲望与自由

我们先说什么是欲望

欲望是心理、身体的渴望,是人的本性,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都离不开欲望的驱使。

叔本华: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空虚,人生就在痛苦和空虚之间摇摆。

人的欲望从何而来?以生具来的吗?那是肯定的。婴儿生来便会吸允母乳,那是本能,也是欲望,生存的欲望。人的一生有太多想要的,小时候想要吃糖、买新衣服,渴望父母的疼爱……长大后想要事业有成,找个如意的伴侣等,都是欲望推动着,可以说,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欲望挂钩。

孔子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欲望亦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把欲望控制好,他的人生就算不成功,那也不会平庸。如果欲望释放得太过,就会害人害己。欲望是无休止的,满足不是绝对的,总有新的欲望产生出来。

“奇”女子余美颜所为,是追求爱情欲望,也是追求自由欲望。她之所以渴望爱情和自由,那是因为她生于旧封建社会,她亲身经历女性地位的低下,女子鲜有机会接受教育,在婚姻上更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从没有过爱情自由、男女平等的感受。这就像一个整天躺在病床上的人,病痛的折磨让他对病房外的美好无比向往。个人的欲望越是受到苦难、折磨的压制,待释放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凶猛。

余美颜所接受的西洋教育,是当时的新思潮,是封建社会的对立面,一个是解放欲望,一个是压制天性。拥有新思想的余美颜,自然选择了解放自我,对抗社会。然而,她把控不好自己的欲望,对自由更是没有正确的认识,以至于在那条所谓“爱情自由”的路上,越走越远。她的“爱情自由”路,是释放欲望的路,路走得越远,欲望越浓,想要的欲望太多,便成了幸福的敌人。知足常乐说的就是,欲望要适可而止,莫让欲望变成束缚自己的枷锁,从而失去自由。

欲望与自由是相对的,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欲望简化,幸福便会常伴左右,也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拥有更多的自由。

上面了解了自由的定义,也分析了欲望与自由的联系,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认识自身的自由。

我国著名哲学家曾仕强曾说过,自由就是走好自己该走的路。什么是自己该走的路?就是我们生活于这个世上,不侵害他人,不损害社会,做事无愧于心,便是自由。

结语


追求自由是我们的理想,自由也是我们内心的欲望,若要自由长存,那就掌控好自己欲望,别让它如银壶炸裂,变得一无所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国“奇”女子余美颜|生命的悲哀莫过“误解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yi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