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前景
从2008年的比特币开始,区块链经历了可编程货币、可编程金融与可编程社会三大应用时代,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需求端来看:金融、医疗、公证、通信、供应链、域名、投票等领域都开始意识到区块链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将技术与现实社会对接。
从投资端来看:区块链的投资资金供给逐步上升,风投的投资热情也不断高涨,投资密度越来越大,供给端的资金供给有望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从市场应用来看:区块链能成为一种市场工具,帮助社会削减平台成本,让中间机构成为过去;区块链将促使公司现有业务模式重心的转移,有望加速公司的发展。
从底层技术来看:区块链有望促进数据记录、数据传播及数据存储管理方式的转型;区块链本身更像一种互联网底层的开源式协议,在不远的将来会触动甚至最后彻底取代现有互联网的底层基础协议。
从社会结构来看:区块链技术有望将法律与经济融为一体,彻底颠覆原有社会的监管模式;组织形态会因其而发生改变,区块链也许最终会带领人们走向分布式自治的社会。
当前区块链的核心问题:应用于落地
区块链技术不论如何高高举起,也要最终落地场景和应用。而落地问题,正是区块链最为核心的问题,也是评判区块链技术成熟度最实际的标准。当前区块链行业发展中,有两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业务的认知问题
当前大部分行业对区块链的认知还不足,或者说非常初级。比如在技术行业,甚至互联网行业,区块链常识的普及也并不广泛。区块链常常被等同于比特币、ICO、挖矿、割韭菜等片面的认知。除了这些常识性的错误认知外,还有以下表现:1) 区块链基础不够普及:区块链解决的核心与本质,行业里还未能很好的以形象的方式给行业外进行传播;区块链基本数据结构、功能、运行以及运用方式等科普层面的知识,也未能很好的普及。2) 区块链特性不清楚:区块链跟其他技术到底有哪些本质的不同、独有的特性,或者通俗的讲,哪些是区块链特有的、且传统技术不具备的特性;以及运用这些特性,能够做以前不能做、以前能做却做不好的事情,这些问题的认知业务都非常混乱。3) 区块链适用场景难界定:任何技术有适用场景,这对区块链也适用。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决定他适用的场景可能完全不同于现有的一些技术,因此他能用到哪些领域、哪些场景、有哪些示例,作为区块链技术方,由于对业务不了解,很难确定;作为业务方,对区块链所知有限,更是不清楚。这一方面是由于区块链技术自身的发展不成熟,生态构建和影响力不够;另一方面就是缺乏针对这些特定行业的标杆应用案例,所谓的“杀手级应用”。长远的看,提升业务对区块链技术的整体认知的方法就显而易见了:努力完善区块链技术本身,同时深入探索落地,打造更多优秀的落地案例。
适配问题
目前区块链技术与业务适配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智能合约技术不成熟:不详细赘述,不论是嵌入式合约还是容器类合约,他们在效率、安全、功能等方面都非常初级,不论是核心技术还是实现,都还需要发展演进。 2) 智能合约是适配桥梁不是方案:即使智能合约足够完善,但是离便捷的桥接上业务并很好的融入到既有业务流程中,还有不小的距离。智能合约是桥接区块链与应用的核心部件和桥梁,但远不是全部。相关配套的开发调试工具、服务、系统、指导原则甚至社区等构成的完整解决方案,才是更好适配的前提。 3) 成本与易用性问题:成本和易用性是实际应用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当前区块链技术适配业务成本高、易用性差是不争的事实。行业需要努力完善解决方案功能,降低适配解决方案的成本;同时根据实践反馈持续改善,从业务方角度进行思考和改善,提升方案的易用性。
三、当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区块链行业眼前横着不少的绊脚石,有的我们已经意识到,在积极解决;有的我们并不以为意,却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过度炒作
区块链概念的过度炒作,这些炒作大部分还不是区块链技术层面的炒作,只是某一类有误导性的应用的炒作。炒作不能带来繁荣,只会是泡沫,甚至全都是泡沫。只有真正深入具体技术和技术应用,才能体会到一项技术的实用性如何,是否能够真正跟业务带来价值。
监管问题
区块链技术本身是中立没有倾向性的,只是用技术的人和技术用的场景,导致体现出了使用方式的倾向性:区块链技术适用于去监管的场景,也适用于监管深度参与的场景。
因此,将监管问题落地具体行业和场景进行讨论才有意义。根据国情不同,在一些行业的应用,我们必须要合法合规同时满足监管要求。应用的区块链技术,若原生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那么作为应用方,必须进行改造,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去中心化与业务的关系
传统业务很少基于去中心的思路进行系统架构,所以当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思路与业务进行结合时,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成为落地的一个难题。首先,去中心化有程度之分,去中心、弱中心、多中心、中心化。必须根据业务特性和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需求,综合考虑技术方案与选型。并不是所有case 都需要完全去中心化,反而按照我们的实践经验,部分中心化(弱中心、多中心)的方案,反而是大多数应用的现实䇿求。其次,部分中心化的方案从模型上不如去中心化纯粹。需要处理好区块链层面的去中心化与整体方案的部分中心化的关系。第三,即使有去中心化的需求,也需要考虑到一种可能:很多业务难以或者不能完全改造成去中心化与区块链进行结合。此时需要回过头来思考是否应该再用区块链,出发点是否有偏差,而不是霸王硬上弓的强行增加区块链元素。从业务需求和场景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去中心程度,将中心化系统与去中心化网络有机结合,是当前区块链落地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