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女儿:
早上好!
那天早上看刘润老师的公众号文章《2022,拼命做多自己》,就从题目看,我的理解“拼命”就是努力,“多”就是优秀,就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毕竟更好是一切的关键。
就是每个人从哪些方面让自己更好不一样,比如你在数学方面让自己更好,在英语方面让自己更好,在身材方面让自己更好,在气质上让自己更好,我在修养方面让自己更好,我在业务水平上让自己更好……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刘润老师在他的那个领域“拼命做多自己”。我们就借用他的这句话,在我们的层级里“做多自己”。
那里面有一句话,最触动我,那就是——读书就是在锻炼你的精神肌肉。以前听到的都是说读书能够让你开阔视野,长知识,长见识,要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这个身体都是物理性的身体,听他这么一说,恍然大悟,其实人还有一个精神的机体。
假如我们光有一个健康的生理身体,没有好的状态,好的能量其实生命也好不到哪儿去,那些患抑郁的,焦虑的就是由于精神肌肉没有锻炼好,生活没劲没意义,所以还需要有强劲的精神肌肉。
多看书能够让我们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这样你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就能够想得更远,看得更透。爸爸书读的比我多,看问题就比我看得透。
纵观古今中外的各个“大家”,哪一位不是饱览群书的?能“舌战群儒”的背后是他把读过的书都他变成自己脑袋里的东西,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没有相当的阅读量是做不了大事的。毛泽东爱看书,古今中外的,所以才会有那种磅礴的气势的诗词,领导中国老百姓建立新中国,李大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引导中国革命,陈独秀,蔡元培,胡适,辜鸿铭、鲁迅……《觉醒年代》里的每一个人物拿出来都是震撼人心,无一不是从读书里成就出来的。
既然是锻炼肌肉,我们既要“脚踏实地”的读看起来让我们更加有用的书,如你的教科书、教辅书来帮助你提高成绩,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仰望星空”,看一些“无用〞的书,一些人物传记,一些哲学的书,艺术类的书它会给我们更大的启发。
每个部位都要去锻炼锻炼,不能“太势利”或者“太空洞“了,有些看不懂的东西,不要恐惧,更不要拒绝,你要拥抱这些陌生的知识。因为这样你就已经开始触摸对你来说原本黑暗的角落。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书读的越多就发现自己书读得不够多。假如用一个圆圈来比喻,圈内是你知道的知识,圈外是你不知道的东西的话,圆的面积越小,它的周长也越小自我感觉认知越多,人越狂妄;圆的面积越大,周长越长不知道东西越多,人越谦虚,谦卑和谦恭。
和你说了这么多,就是让多读书锻炼你的精神肌肉,不轻易被伤害。做那个更好的自己应对生命中的不确定。
爱你的妈妈
2022 ·1·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