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好,没有更好

作者: 青春芳草地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1:11 被阅读1次

    人类社会中,教育是最为人熟知的领域之一。但某种意义上,熟知也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的无知。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同时在扮演着教育和受教育者两种不同的角色。真正的教育是高度复杂的,越抵近人性的深处,教育就越复杂!

    只有好,没有更好

    南京培训第一天,上午,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王建华教授,给我们做了《教育及其研究的省思》这一专题讲座。

    王教授非常谦虚,讲座伊始,就向我们介绍了他的求学经历,说自己是一个中师毕业生,一路求学到博士而到如今成为教授,因为一直从事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没有在教育一线工作过,所以,请求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对他予以包容。

    然而,他真的一开口讲起来,就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足可见他对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听讲座的,都是和我一样来自于一线、工作了十五六年的成熟教师,然而,我们都被王教授的教育理论深深吸引了。也许正因为我们每天耕作于教育的田头,自认为熟知教育和教学的诸多要领,然而,正如王教授所说,正因为熟知,也正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的无知。

    王教授说,教育的问题是复杂的,因为,教育自身是具有双重性的,我们都需要“好的教育”,而不是“坏的教育”。康德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教育的目的是改善人,使人成为好人,不能使人变好的教育,不能算是教育,而是别的什么东西了。由此来反省我们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是“好的教育”还是“坏的教育”呢?我每一天的教育教学,是在改善人使人成为更好的人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我每天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呢?

    看着身边认真聆听、陷入沉思的同行们,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在忙完了每天琐碎的日常工作之后,需要进行理论学习的意义所在了吧。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在繁琐的日常工作之余,我们一定更要真正的做一些为学生成长、为孩子幸福的“好事”,这样的事就是真教育、好教育。

    王教授最让我醍醐灌顶的观点,也是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好的教育,就是真教育。教育本身,是为了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无论对于人还是教育,只有好,没有更好,更好不是好,更好是比较的结果,是社会竞争性的结果,是学校教育体制化的结果。”

    这“好”与“更好”的比较,让我如当头棒喝一般惊醒过来。

    作为老师,我们总是热衷于在学生中树榜样、立典型,激励、督促其他孩子,对标找差,不断攀登,成为和那些榜样、典型一样的孩子,我们常常忽略了“多元智能”的存在,哪有一模一样的孩子呢?哪有一无是处的孩子呢?一个班级中,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个体差异性的,我们的现代学校教育像工厂生产一样,要求孩子们朝着一个模子成长,真的合理、合适吗?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无比的焦虑,总是被各种各样“别人家的孩子”刺激了最脆弱的那根神经。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对自家孩子某一方面的否定,都是自家孩子必须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苹果”,于是,在这种比较的鞭策、驱使下,我们的孩子就得时刻跳跃、追赶,到最后,孩子累、家长急,理想中的“好教育”却往往丧失了学习本身的愉快感,徒增亲子关系的危机感,两败俱伤,何苦来?

    王教授侃侃而谈,语速如流,他一边讲理论,一边总是在谦虚地解释,说,教育是个复杂的问题,一切都还没有定论。然而,我觉得,王教授已经带我们触碰到了教育的一个终极本质:教育目的是要造就一个完整的人。

    然而我们的现代教育机制,却由于他自身的极端不确定性,而无法造就一个圆满的人,总是多数人为了少数人的教育而成为了学校教育的牺牲品。这种牺牲和失败,是属于大多数孩子和家庭的牺牲与失败,想到这里,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都深刻的感觉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太多太多需要改变的观点和做法。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守住一个底线,牢记一句箴言:无论对于哪一个孩子的教育,只有好,没有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有好,没有更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bc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