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太宰治一生中,有过4次自杀的经历。最后一次是在《人间失格》完成之后,他随即投水自尽。这也使得这部遗作在太宰治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人们称为他的自传体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叶藏,也叫阿叶,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悲剧人物。他一生戴着面具而活,为能合群而扮演了一个只会搞笑的丑角,却仍然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两次自杀,他悲惨的人生经历,与太宰治颇为相似,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太宰治一生遭遇与心路历程的映射。
一、孤独的童年,成为他一生走不出的困局
阿叶出生在一个传统守旧的农村古板家庭。父亲在东京上班,他是一家之主,也是这个家里绝对的权威。他对人非常的严厉,让胆小的阿叶觉得父亲是多么地难以接近。
阿叶从小就非常敏感,他感觉到自己所思所想都与众不同。比如别人说,“阿叶生活好幸福呀”,可他却觉得自己如同身处地狱。他不明白自己的幸福观为什么与他人是如此的不同?
这些感受让阿叶感到非常的不安与恐惧,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安,阿叶常常用搞笑的方式,来讨好别人,让自己看起来与他人没什么区别。
有时阿叶放学回家,家人问他:“你饿了吧?快点来吃东西,这里有甜纳豆,还有面包和蛋糕。”
阿叶明明不饿,但为了让家人觉得他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阿叶就会违心地说:“我好饿,我好饿”,然后一把吃下十个甜纳豆。
在学校时,由于阿叶非常擅长讲笑话,因此受到同学的敬重。但阿叶觉得自己是靠蒙骗别人的技巧获得的敬重,他又非常担心有一天会被人识破他的真面目。因而时时活在恐惧当中。
为了摆脱这种被人尊敬的恐慌,阿叶常常会做一些恶作剧,让老师和同学认为他思想品德有问题。
长大后的阿叶去了东京读书,在新的学校,阿叶还是一如往常一样,靠着讨好别人来维持人际关系。但深入骨髓的自卑和恐惧依然是他摆脱不了的梦魇,绝望之中,阿叶两次自杀。
第一次是和一个叫常子的姑娘相约一起自杀。常子又丑又穷,是一个酒店的招待。阿叶和她走到一起,是觉得自己和常子是同一个世界的可怜人。在用光身上所有的钱时,两个心生绝望的人,便一起相约跳海自杀。
但最后常子死了,阿叶却侥幸地活了下来。
第二次自杀是阿叶遇到了善良纯洁的良子,他们结婚了。阿叶燃起了对生活的一点点希望,可命运并没有放过他,在阿叶亲眼目睹良子被人奸污时,阿叶心里仅存的一点对生活、对人的信任感瞬间破灭。
他吞下大量的安眠药自杀,却在昏睡了三天之后又苏醒过来。
但阿叶已经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以后的他靠着酒精和吗啡,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为了逃离这种地狱般的生活,阿叶再一次想要自杀时,却被他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送进了精神病院。
后来阿叶的父亲去世,阿叶的大哥把他从精神病院接回了老家休养。
但这时的阿叶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废人,一个既感觉不到痛苦,也无所谓是否幸福的废人。这时的他,刚满27岁,却满头白发,让人看起来像40多岁的中年人。
二、悲剧的根源,来源于原生家庭
阿叶的悲剧,其实在他年少的时候就已注定了。
阿叶的家庭,古板守旧。他们一日三餐都在规定好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人都坐在一间幽暗阴冷的小屋子里,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好饭菜,就是自己毫无食欲,也要低着脑袋一声不响地嚼着饭粒。
因为大人说“不吃饭就会饿死”。
这句话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与恐吓。阿叶不敢反抗,心里的不安与恐惧与日俱增。
这些刻板守旧,不懂变通、非人性化的家庭规则,禁锢了孩子的本性。
此外,不论家里人怎么样对他恶语相向,他都不敢顶嘴。哪怕是轻描淡写的责难,对阿叶来说都像是晴天霹雳,让他吓破胆。甚至阿叶认为,别人的指责都是真理,错的是只有自己,是自己扭曲了他人的意思,所以只能默默承受别人的攻击。
除了默默承受,阿叶还从来不敢拒绝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因为他一直以为:别人劝自己做什么,而自己拒绝的话,就会在彼此的心中划开一道永远无法修复的裂痕。
有一次,父亲要去东京上班,问孩子们想要什么礼物,下次他带回来。
哥哥姐姐们都开心地在笔记本写下了自己想要的礼物。阿叶其实不想要礼物,但他不敢说。父亲问:“阿叶,你想要什么礼物?还是书吗?我看到有人买过那种跳狮子舞的面具,很适合孩子。你不想要一个吗?”
阿叶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哥哥帮他说了,“还是要书吧。”
父亲听了很不高兴,便“啪”地一声把笔记本合上了,都忘记记下阿叶的礼物了。
阿叶看到父亲很不开心,他感到非常惶恐。他知道父亲是想他要“狮子舞”面具。到了深夜无人时,他偷偷摸摸地爬进父亲的书房,找到那本笔记本,颤抖着在上面写下了“狮子舞”三个字。
后来父亲回来的时候,果真给他买了狮子舞的面具,他非常开心阿叶最后还是听了他的话。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听话孩子的背后,压抑的是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初中毕业后,阿叶本来想去读美术学校,因为他一直很喜欢美术,而父亲却要阿叶去读高中,因为他想阿叶长大后从政。专制的父亲,从来就没有想过要问问阿叶自己的想法。
在东京读高中的时候,阿叶开始住在自己东京的家里。后来父亲退休,回了乡下老家,他便把房子卖掉了。而阿叶,居然还是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件事。
阿叶想,父亲可能觉得把房子给一个高中生住,太浪费了吧。在父亲的眼里,阿叶就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人。这样的阿叶,又怎么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呢?
阿叶第一次自杀后,家里的人都觉得阿叶丢了他们的脸,便与阿叶断绝了关系,只是通过旁人寄一点必需的生活费给阿叶。一个被家里人抛弃的人,又从哪里获得生活的勇气呢?
如此种种,造成了阿叶悲剧的一生。
三、父母的爱与接纳,是孩子勇敢做自己的底气
阿德勒曾经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阿叶无疑就是那个不幸的人,而他不幸的根源就在于他的父亲。
父亲去世后,阿叶觉得自己存放苦恼的容器都没有了。因为他的苦恼,都源自父亲。父亲对他的影响,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因此他变得更加颓废了。
尼采曾经说过,“当一个人走过一座吊桥,父爱就像是吊桥边的扶拦,可能永远不需要倚靠,但是如果没有了,没有人敢踏上那座吊桥。”
是的,父爱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哪怕孩子与众不同,他也能够鼓足勇气做自己。而不需要为了合群,不停地讨好别人,忘记了如何做自己。
有人说,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的根源。所以阿叶才会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不停地想要与这个世界告别。多么可悲的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孩子轻生的新闻。很多人都指责是现在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抗压能力不行。
武志红说:一个人的脆弱,很少是被宠出来的,大多是幼时被情感忽视造成的。如果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让孩子感受到:“我被看见”“我很重要”“我有价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容易被困难打倒,更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