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177364/33ab2233ec3b10b9.jpg)
行驶在荒原上,仰望夜空中杰出的先哲圣人,我的脑海不曾浮现宇宙万物,而是出现了一条曲折的路。
这条路,我回首望去,竟是如此熟悉,而眺望前方,却又陌生的很,但还能感知些许温存的脚印。
看过孔孟儒学,鬼谷阴阳学,阳明心学,以及近代中国一些文人的哲学观和西方鱼龙混杂的哲学世界,也思考过唯物论,唯心论,追求过浪荡从心,寻找过人生价值,爱过,恨过,行走着,还没有停下脚步。
我回望来时的路,渴望那时自己携带着的童真和单纯,对世界的向往和成功的欲望,对长大的迫切和成熟的信心。可惜一句人各有志就可将所有认为的真理打破,从而使新建立起来的平衡瞬间倒塌。
童稚时,我曾梦想走出小圈子,到外面的世界独自闯荡,而今,我已闯荡多年,还在凭着一颗敢想而不同寻常的内心奔跑在自己的路上。我也曾迷茫,或者说现在也不算清晰,但至少我有一颗追梦的心,维持着热情,燃烧着生命。
我仔细分析先哲的命运坦途,几乎所有圣人都是全才,都是身兼数种身份,从而在多个领域发光发热,千古留名。
或许人本该如此,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将各方面的技巧和能力互相渗透,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从而更接近自己的本心,也能把事物看的透彻,看的全面。
于是我又联想到我的毕生追求——斜杠。斜杠意味着开启多重身份,意味着擅长多个领域,兴趣爱好广泛而不拘泥一些琐事,知识如烟波浩渺,而非青丝一缕,灵感如清泉隽永,而不昙花一现。
纵使荒诞,也只应了本心,所以追求全能而不奢求完美,追求广而精,此精非彼精,而是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到的精益。
从小就被自命不凡的心态牵引着,像是上帝派来的儿子,渴望拯救世界苍生,渴望燃尽自己兼济天下。所以也凭借这种心态,忍了很多事,忘了很多人,淡了很多情,才会被称为薄情子。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曾经年幼许下的心愿,悉数实现,竟与那梦里辗转重合,像是与生俱来,命里既定的数。
便再次盘问自己,是否还保持着圣哲的心态,用心的力量与世界融合,不恋过往,不惧将来。在长大的路上渐行渐远,也要保持该有的本心。
书接着读,习永远也学不完,在书中与圣哲的对话,便是净化心灵的过程吧,世界很美,未来可期,我还是一身正气,跟着心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