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5传播学
读《我们仨》

读《我们仨》

作者: 15李然 | 来源:发表于2017-05-22 17:06 被阅读3次

      初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里,她用平淡而优美的笔调讲述钱钟书的一桩桩趣事,连钱钟书也觉得是‚文笔之佳,不待言也《记钱钟书与<围城>附识》,钱钟书散文集《人生边上的边上》)更觉得这是个聪明而又灵巧的女子,而后来果真见识了她的智慧,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翻译名著《堂吉诃德》等更让她从钱钟书的光环里走了出来,和她的丈夫一样高,然而‚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住,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再次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就叫做《我们仨》。

      在战乱的日子,在文革中,他们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证明了这个知识份子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品行,他们对学问的孜孜不倦,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宁做可爱的人,而不做无聊的神,尤其是钱钟书先生,一生看轻名利,不为名利所累,诚挚待人做事,一位优秀学者的品行在这些点滴的生活记述中豁然明朗,同时也真实可爱起来。

      前些日子在网上,读到一些人的文字,骂钱先生一生不理政事,只顾埋头作学问;更有人骂《围城》的作者笔调立意过于高雅,脱离当时的形势,由此推导出作者一定是不管国家存亡,众生疾苦的人。其实在我看来,人生于世,各有其道,有人热心于政治生活,有人醉心于名利道场,有人却只愿钻研学问,自得其乐,建树在次,兴趣第一。这都无可厚非。关键是无碍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大不必你认为自己喜欢吃米饭,就认为天下人都得吃米饭,你认为这条道能救国,那所有的人都得追着你的想法走。中国有一心为国的政治家,也得有一心为学问的钱钟书和杨绛先生一类人。这样的世界才是多彩的,才是现实而不可怕的。

相关文章

  • 《我们仨》的有趣事

    《我们仨》的有趣事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

  • 爸爸,一个沉重的称呼

    读杨绛的《我们仨》,总是在平静中惹人哭泣,“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满怀过去63年...

  • 再读《我们仨》

    第一次读《我们仨》是在kindle上。 第二次读《我们仨》是在摊开在膝上的纸书上。 那天跟瑞同学去书店买了老师推荐...

  • 我们仨(读我们仨)

    我们仨 我一个人看着你们俩 从步履蹒跚的娃娃 到满头华发 从万世绝代的风华 到垂暮神话 你是我清澈眼眸 于风尘苦旅...

  • 悦读第004期:《我们仨》--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大家好,我是小悦。今天给小伙伴们分享一本小悦认为最好的散文集《我们仨》。 悦读004期 初读《我们仨》,是在小悦上...

  • 暑假阅读 《我们仨》——杨子钰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读《我们仨》有感 好词: 黄昏薄暮 苍苍茫茫 寻觅归途 历历如真 没精打采 不甚经心 ...

  • 不必苦恼,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文/杨冰蒙 今天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想起了第一次读《我们仨》时候的感觉,第一次读这本书大概是一年前,...

  • 读《我们仨》

    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

  • 读《我们仨》

    一个人要经历多少苦难才能得到真正安稳顺遂幸福的日子,我以前一直以为,一个人一生的苦与乐都是定数,你前半生苦了,后半...

  • 读《我们仨》

    断断续续读完了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体会家的意义,亲人的意义,思念的意义。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这是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hi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