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的我们

作者: 红洋作文选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10:04 被阅读10次

    前两天,第十三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开完了,研讨了许多关于城市发展与建设管理方面的专题,如生态城市、绿色交通、智慧城市等,城市建设理论也随着高速的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起来,城市病也随着都市的日益繁华变得越来越突出,以至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加深、竞争压力加大,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生命也开始受到威胁。可是,我们一向以立竿见影的工程思维审视着我们的城市,审视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一代代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新鲜的美妙的词汇引领着研究潮流,夯实了理论基础,如生态城市、海绵城市、弹性城市、生态社区等等,新生学者大多限于这个已经开拓出来的领域,不敢继续开疆拓土,也不愿回头反思。顺势而为,竟成了学界之风,这样的大环境下,我等晚辈如何是好呢?

    不可否认,城市是伟大的发明,城市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富裕的物质、更丰富的生活,也推动了地方乃至国家经济增长。但现在的城市似乎更不那么宜居?

    看看我们的城市生活,闲适吗?那早晚高峰的地铁公交的场景,算是城市忙碌的真实写照吧,或许你自驾出行,堵吗?我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需要2小时以上,你呢?交通的便捷并没压缩你通勤的时间,反而你更乐于出行,下班后的逛街,半夜好朋友的邀约,周末的郊游,生活被挤得满满的,有的是工作、有的是生活,你并没有闲下来。发达国家有些城市倡导自行车出行,我们很快学过来了,慢行成为学界的时尚,但别人是慢生活啊,当然可以骑个自行车慢慢摇,可我们还在忙碌、还在谋发展,所以风靡一时的小黄车如今拖成黄山,成为一种时尚的悲壮之举。如杨盖尔“ 我们首先塑造城市,而后城市塑造我们”,我们还能慢下来吗?按如今的科技,交通工具只会更快,交通条件只会更便捷,如果是减排,普及电动车就好了,如果是缓堵,普及无人驾驶就好了,那我们倡导的慢行真的有意义吗?如果你说,那我们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忙碌,那请问发展过后的城市就不忙碌了吗?这样的忙碌,可能无关交通、无关发展阶段,我开始质疑城市的开始,城市就是为了更快吗?

    看看我们的城市生活,安全吗?可记得,路口疾驰的飞车刹车声,伴着路面摩擦出的青烟,路人起飞了,旁边颤颤巍巍的老太太直接倒地,表示瞎蒙了;可记得,绊倒过你的不止那突出来3~5公分的树池,还有旁边冒出的树根、高低不一的路沿石、和你以为不存在的台阶,最坑爹的是那些破破烂烂的井盖和坑坑洼洼的生态停车场;可记得,因为一场暴雨就变水城的武汉、湖南等地,城里划着小船,还瞬间有个水乡的味道,看着冒出水面的汽车,美丽的幻象又被打破了,最让人难过的是,被暴雨带走的那些生命,他们真的很无辜;下雨天的城市总有些别样的风景,吹到的大树干上了车,压得唧唧叫,谁们家的内衣在空中穿梭,大风挂下的花盆就粉碎在你脚后跟,你暗自庆幸“呢吗,都还好走得快”……不是吗?城市里,我们面临的危险更多了,且不说犯罪,单就交通问题就够你好受的了,加上绝对不人性化的街道,加点气候环境的影响,如果不太走运,可能就丢了小命!当然也没这么严重,看你们,不还好好的吗?但我想,城市的初衷,更多是人们安全的考虑,可现在,不太安全了!

    看看我们的城市生活,健康吗?在这个节奏快、竞争大的时代,压力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重要元凶之一,压力可以导致很多精神问题,如抑郁、自闭等,也可以导致很多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慢性病,健康的程度不太好衡量,但大概可以这样来讲,25%以上的城市人患有某种或某些精神疾病,25%以上的城市人患有某种或某些慢性病,可以更直接的说就是,每4个人中至少有1个病人。除了刚刚说的压力这个凶手外,我们生活中充满了隐形的杀手,机车的噪声、飞机的轰鸣、LED大屏幕的广告等声污染,粉尘、汽车的尾气、化工的废气、垃圾填埋场的臭气等空气污染,还有玻璃幕墙的炫光、城市热导等,我们的生活习惯也在进一步损害我们的健康,譬如,干等也要等到凌晨才能入睡,上午九十点钟起床还嫌早;抱着手机不耍个三两小时那就过不了一天;不吃点垃圾食品真对不起自己的肠胃,火锅、啤酒、小龙虾;上班时,一坐就是四小时,没有肩周炎、颈椎炎也有腰肌劳损的那种,不作不死啊!有幸的是,已有一些学者关注到城市环境可以影响人们的健康了,譬如搞点公园啊,美化街道啊等等,来促进人们进行户外活动与社会交往,感觉上挺好的,可一些非常精致的公园也不见得有几个人去游玩。回头想想,在原始的城市中,人们会不会面临这个健康问题呢?

    看看我们的城市生活,幸福吗?有人说,城市中的人情味越来越淡薄,远不如过去的街坊小巷;也有人说,城市人们的个性越来越强,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生活,圈子文化会逐渐取代社区文化。想想你身边亲近的人,有亲人、同学、同事,有邻居吗?现实就是这样,邻里关系淡漠后,社会整体幸福感正在下降。曾做简单调查,结果表明,就幸福指数而言,邀约邻居逛市场或带小孩的居民>跳坝坝舞的居民>普通居民,为什么?交往,交往,还是交往!邻里大多会摆谈家常,强化平淡中的满足感,而跳坝坝舞的主要是圈子文化,大多也住一个小区或邻近小区,但能感觉到他们的幸福感要明显弱于前者,可能是因为圈子文化更注重兴趣点的交往,而这个兴趣又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所以幸福感相对弱一些。普通居民因为缺少丰富的交往,所以幸福感就更低了。也许我这样说来的幸福感太简单化了,但大家不妨试着感受一下,你的幸福是不是来源于你在群体中的价值?试想孩子不喜欢你,你幸福吗,家庭不需要你,你幸福吗,公司不重视你,你幸福吗?而社区,应该是我们的大家庭,可现在没有了,虽然社区医院、社区商业等还有社区的冠名,但它充其量算个城市管理的级别,然并卵!可城市的开始,正式由一个个社区发展起来的,而今却没有真正的社区,是什么导致了这社区文化的消逝呢?

    城市的开始是闲适的、安全的、健康的、幸福的,而今这番景象,虽然没有饥饿、贫困、瘟疫,但要承认,我们仍生活在贫民窟,根本问题会在哪里呢?

    写在后面的前言

    在城乡规划领域为学十多年来,我曾经跟着城市研究的风向,学习生态城市、有机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等等新概念新想法,但时至今日,没有见到哪座城市按这些概念变得更宜居,一座也没有。当然,我并不是否定这些概念这些理论,他们很重要,是推动城市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石,就像治疗癌症的化疗、放疗技术一样推动着医学的进步……于是,我开始怀疑人生、怀疑学科的科学性,开启了这一段迷茫之旅,也就着手写著《城市进化》这本书,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希望把一些问题和思考写出来,权当是给自己为学十年的交代吧!

    关于写作的灵感,并不源于我对城市的观察,这要从给媳妇优化PPT说起,是一个关于留置针的小讲座,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1.留置针堵管原因;2.留置针堵塞后处理措施;3.如何预防堵塞。按照我们的一般思维,第二章是重点吧(怎么解决问题),但她强调,第三章才是重点(预防),不能预防,问题是解决不完的。这反映到城市方面,我们的研究是不是主要在关注“解决问题”,而非“预防问题”呢?(差点忘了,我导师也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但好像没有怎么领悟,所以不深刻!)这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回想我们的研究、我们的规划,都是着手眼前的问题,看似解决问题,但往往把假问题当做真问题,比如建筑风貌问题、街道绿化问题等,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更多只是转移问题,如把这里的拥堵转移到那边去、把城市经济问题转移到城市形象上去,把社会交往问题转移到公共空间上去,甚至把堵车问题转移到自行车上去,可问题的依然存在!而写作的动力正源于我对城市的无知,看似会一些解决城市问题的技巧,可并没有让城市变得更好,所以我决定沿着“预防问题”的思路去摸索一下,我想回到城市的开始,去寻找城市进化中的那些基因突变,毕竟城市的开始还是美好的!

    为了写作的可持续,我在知乎上开了《城市进化》的专栏,探讨城市进化中的现象与问题,主要涉及居住、街道、形态三个方面,也有一些关于生态、交通、公园、经济等方面

    的表述。但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个人的思想是局限的,所以向广大读者有偿征稿,稿件主题明确,800字~3000字为宜,稿酬为300~1500元(录用)。

    ,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本啊,可能还在居住的问题上,从城市的演进上看,工作、交通、游憩三大功能基本上没有变化,唯有居住,从街道组织的住房变成了走道组织的住房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贫民窟的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hr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