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国内《嫌疑人X的献身》上映开始,喜欢上了东野圭吾的作品。上班之余断断续续看了一些,但一直没有写过什么。昨天熬到凌晨把《杀人之门》看完了,有些堵,有些郁结,加之近期工作生活颇为平静,很想写些东西。
这本书还挺厚的,今年端午回家时候,跟小猪一起去她喜欢的书店,被封面凛冽而直接的话所吸引——“憎恨与杀意的叙事诗”,马上就买了下来。但读完之后,回头再看这句话,颇有种讽刺的感觉。
没错,与其说是憎恨与杀意的叙事诗,不如说是阴谋与欺骗的叙事诗,而主角也应是修。
作品一开始的笔锋是很锐利的,主角相对于年龄稍显成熟和冷酷的想法,对于死亡和杀意的思索,基本还和我最初的预期一致。但确实,自从修出现以后,和幸的不幸也开始了。
仔细想想,家道败落以及受到霸凌两件事,确实有可能会让人变得软弱。但不得不说,之后主角的种种想法和做法,一度让我以为换了一个人。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是在他第一次下决心杀掉修的时候。带着有毒的鲷鱼烧,却被修的几句话消除了杀意,简直无法想象之前无论如何都要杀人的是同一个人。之后阳子的事,两次工作的事,他完全被修带着走的样子,让我读书中途也忍不住停下,回想他到底是不是如此善良单纯的人。
其实后来主角倒是跟当初被他所看不起的父亲有些像了。因为第一人称的关系,读者代入的往往也是主角的想法和情绪,所以当初看父亲那段时的憋闷并没那么明显,但也更突显出,对于一个并不算精明的人来讲,上当受骗或被人利用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旁人或许会留意到,自己却很难意识到。即便怀疑,处于善良的本性,在没有绝对证据下,也总会相信对方。
所以,标题以及贯穿全文的杀人之门,对于普通人来讲,确实很难跨越。除了冲动、恨意以及时机是否足够,内心深处的善良,或称之为无法狠下心的软弱,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和幸就算杀了修,也未必会幸福。但修不同,因他而死的人至少也有两个了,他丝毫不会觉得过意不去,他有着自己坚定的目标和人生哲理,几乎可算一个绝顶自私的人了。但就是这么一个人,跟主角的人生纠缠不断,有那么几个瞬间,甚至有些基情若隐若现,也实在是件奇妙的事。
和幸是绝对没有喜欢过修的,不仅不喜欢还很厌恶。除了修的工作能力,他几乎可说是全盘否定着修。而修,或许正相反。他从小就嫉妒和幸,之后也会因主角的工作、待遇、爱情而占据上风,但总体来讲,他对主角的认同还是大于否定的,而反感可说丝毫没有。他还知道和幸很看不上自己,虽然利用这一点达到了让主角结婚的目的,但我相信,人品上始终低一头的修,对主角以及主角所代表的好出身、高道德,还是有些憧憬的。
书中最后解谜的部分稍显仓促,五子棋大叔的身份也有些令人怀疑,甚至联想到之前会怀疑他是不是一切坏事的始作俑者,毕竟主角自己的很多理解和结论已经不能轻信了。但我有种感觉,尽管修对和幸做了很多过分的坏事,但如果没有和幸,修可能会走上更可怕的歧途。和幸既是引发修恶意的导火线,也是修一步步走向歧途时想抓住的救命稻草(这么说可能有点暧昧。。。)。修无论是在两份工作还是最后创业,始终都想要跟和幸在一起,结婚时也无论如何都希望和幸到场。这里弃子论先不议,我并不是很赞同或者理解这个结尾丢出来的结论。就我的阅读感觉来讲,或许是真心喜欢跟和幸在一起,或想要拉他陪自己做那些明知道他看不上的事来降低堕落的罪恶感,总之,他对主角,就心理层面来讲,始终占了下风。
当然,整本书读下来,修这个人还是很可怕的,他做的那些事也让人很容易理解主角徘徊在杀人之门的原因,甚至希望主角早点下杀手。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话,或许只能远离才好。他并非是无救的,但绝对是难缠的。一个人的本性,成长的环境,人生的际遇,会让他变成独一无二的人,并非一个“好”字或“坏”字可以说明。被别人影响,和影响别人,似乎都不应随意为之。但太过畏缩,也不是件好事,以后再慢慢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