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15,周一,阴雨绵绵
“奶奶没有力气,她拿不动!”
“奶奶她不会用手机、IPAD,她还没有我厉害!”
“奶奶老了,她没有我走得快!”
“奶奶她啥也不知道!”
“奶奶……”
这几天,小熙的话语中会出现诸如此类话题,都关于其奶奶的,这些日常用语中即有正常的认知,也有错误的认知,更有对老年人的歧视。
科学研究也证实了幼儿园的3—6岁小朋友就已经有对于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如过于概括化错误结论“奶奶她啥也不知道、她没有用了”
对于我国历史悠久的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对于爱幼我们能做得很好,但是由于尊老,当前社会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功利角度:科技进步使得老年人的许多经验失去了其价值;随着生命周期的进展,不少老年人的生产、创造能力下降,疾病增多、衰老或者失能,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虽然人人老会变老,但是社会上不少人对老龄人缺乏正确的认知与耐心。因此社会中存在
学术界提出成功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理念。积极宣传与改变社会认知。
但具体落实到家庭教育方面,个人感悟是:
1.简单的批评教育几乎没有啥作用:
如:“小熙,你这么说老奶奶不对/错了。我们要尊重奶奶!”
2.需指出她观点的片面性
如:“奶奶会做许多事情呢,每天给你做饭、送你上幼儿园、而且会洗衣做饭、叠衣服……”
但这种方法在于,奶奶一旦失能,就的确是“奶奶啥也不知道啥也不会了”的事实。反而验证了孩子的断言。
3.需同理心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
所谓同理心,就让孩子生病的时候告诉她,你生病了,你很难受,你也做不了事情,你需要帮助。奶奶衰老了、生病了,做不了事情,与你生病了一样,需要帮助与照顾。
感恩教育,从你刚出生甚至十月怀胎起,奶奶就不求回报的、竭心尽力的照顾你,吃喝拉撒方面
劳动教育,要让小孩做家务,让其知道她吃的菜吃的饭其实非常不容易。
4.最重要的是其实是爸爸妈妈的示范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