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不清楚到底是要报自主招生还是要报综合评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两种招生方式,都有哪些区别?如果报名的话该如何参加,哪些考生可以参加?
一、特殊类型招生概况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即指高校不再单一参考高考成绩,而是通过自主测试(采用笔试、面试等方式),并结合考生高考成绩和平时表现,最终录取考生的一种招生方式,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
自招试点高校,在高考后独立组织考试,给与在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降分录取等优惠。最多能降至一本线录取(即分数达到当地高考一本线即可进入该大学)。
综合评价录取是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的积极探索。综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的特色要求等五个维度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规定要求的入选考生,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高校可以自主确定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实施办法,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科性向、专业潜质等,并且自主确定招生规模,体现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综合评价试点高校(分为全国招生和针对个别省份招生),在高考后独立组织考试,给与在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降分录取等优惠。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
二、招生对象
自主招生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一般来说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可细划分为以下3类:
1、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综合实力强或取得优秀荣誉称号的的高三毕业生;
2、在一定领域具有学科特长,在各类比赛及竞赛中获得奖励的考生;
3、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奖励的考生。
综合评价各高校的报考条件有所不同,如会考成绩需要达到几个A几个B等,重点参考学科是什么,各类竞赛和特长需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有差别。具体各高校招简。
三、时间流程
综合评价招生的报考时间基本上与自主招生时间一致。
四、报名程序
自主招生
1、考生申请材料审核(初审)。高校都会对自主招生材料进行审核,在报名考生中择优选择考生通过初审。对于考生来说,要按照高校要求,将申请材料准备齐全。除了申请表之外,申请材料还可以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个人陈述、其他申请资料等。获奖证书可以是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另外,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还可以准备1至2封推荐信。
2、高校自主招生测试(测试)。自主招生测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部分高校只有面试,具体见高校要求)。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不同于高考,试题灵活,涉及面广,主要看考生平时的积累。难度介于高考和竞赛之间。
3、考生统一高考(高考)。考生通过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后,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符合相应条件即可被录取。
综合评价
1、考生报名。包括高中阶段各学期的成绩情况、综合素质评价等证明、高中阶段获奖证书或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须教务处盖章),考生的“个人简历”。高校根据材料择优选择考生初审资格。
2、学校进行书面审核。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工作专家委员会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书面评审。根据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竞赛成绩、中学阶段综合表现以及个人陈述情况,按照专家对书面材料评分从高到低,确定获得综合素质测试资格的考生名单。
3、综合测试。初审通过后,综合素质测试时间一般集中在6月份。考生需要参加高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有些学校取消了笔试部分,情况待学校而定。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