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

作者: Jacob_胡云飞 | 来源:发表于2022-07-18 16:32 被阅读0次

    南山家学——王德峰开学典礼。

    主要是教很多的家长传统文化中是如何去培养和教育孩子的。

    家学这个概念是中国一个非常传统的概念,因为中国学问的传承,很多时候是以家族的方式传承的,所以家学的概念就有了。

    中国古代很多的文人,他的学问的功底其实不是在正式的学校里形成的,所谓家学渊源。

    比如说中医的传承常常也是以家学的形式,比如中医世家。 现在父母都把孩子放到一个官方的教学机构中去让孩子学习,这个家学的概念就慢慢消失了。

    当代社会出现了很多的病症,比如说当代的教育就很糟糕,这个时候也充满了种种莫名其妙的压力,孩子失去了正常的健康的童年和少年。


    北大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个精神科医生,发表了一篇有渲染性的演讲,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空心病。他说北大新生有将近30%的人是得了空心病的,空心病这个词是这名医生杜撰的,因为它无法列入精神疾患的范围中,在精神疾患或者心理咨询的专业里面,无法给它一个名目。

    如果是忧郁症或者焦虑症的话,是很明确的临床可以判断和做类型去描述的,并且最后有药物来治疗的,比如说面对忧郁症,最后一招,杀手锏,叫电抽搐治疗,就电击,电击了以后可以让一个严重的忧郁症患者,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保持健康。

    而到他那里咨询的很多北大学生,看上去是有很严重的抑郁症,在日记每每提出要自杀的意愿,先用药,没用,最后电击也做了,仍然无效。

    所以他说,这已经不能用精神病分类型学来描述了。它不属于这类病,所以他发明了一个词叫空心病。

    有一名很优秀的北大学生在日记里是这样写的:“我从来没有为我自己活过,应该说我从来没活过,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这个人是非常优秀的,北大保送生,门门课第一名,智商很高,也很勤奋,所有同学和老师都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但他的日记里却这样写。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大学生有空心病,我们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我们能说出多少人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意义?

    我们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吗?我们有理想吗?如果除了我们为金钱而奋斗之外,我们能不能给出一些意义来?

    如果我们自己都觉得没意义,我们怎么让孩子觉得生命有意义呢?

    现在整个社会都进入了一种更加竞争的社会中,连幼儿园都开始在学习小学的知识了,就是为了选择更好的小学。

    每个人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确定的,当孩子真的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要求的时候,你就真的可以说,孩子的一生是失败的吗?

    你满心希望孩子能够上到名牌大学,最后的结果可能未必如你的意,孩子有他的命运要走。

    我们慢慢会知道,史学文学哲学这些人文学科比我们学习的那些技术学科要重要的多,当我们经历很大很大的打击的时候,这种打击是没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排解的,我们只能通过这些人文学科的内容来滋养我们的心灵。

    比如说可以看《六组坛经》,就会在心中释怀很多的打击。

    这些东西可能对你干的是什么活没什么改变,但是你的人生态度会变化。我们现在的人生态度不是我们自己形成的,是一个脱了节的时代,有了病症的社会给你的,你不知道的,你是糊涂的接受的,你现在能否把这人生态度调整过来,人生态度调整就是一种智慧的到来。

    我们要长智慧,没有别的办法,知识积累不出智慧,一个人智商很高,聪明,不等于是智慧,说不定慧根很浅。

    那智慧从哪里来呢?——从社会和伟大的人文经典——或佛经或哲学中来。

    一个人如果慧根很浅,也可以培着,一是通过现实生活的阅历,二是通过伟大的人文经典来培着,慧根种的深了,就像树一样,有的树根比较深,有的树根比较浅,等冬天到了,所有的树都是光秃秃的,但有的树真被冻死了,还有的树就没事,春天来的时候,它仍然花叶繁茂,就是因为它根很深。

    别的事情我们帮不了身边的人,或者孩子,但这件事可以帮助。

    天赋高低,智商高低是可以测量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他的相貌也不归我们管,他的富贵命运是八字在管,也不归我们管,但他做人的意义,生命的境界,这取决于他的智慧,这件事我们可以管。


    让孩子有责任感,有责任心,就要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比如说父母感冒了,明明发烧了,还是会把饭都准备好,等孩子回来吃。

    其实这样是错的,你就应该在床上躺着,等孩子回来,不仅不做饭,还要让他帮你倒水,吃药,买东西送到床前,让他有侍奉汤水的机会。

    你需要给他这样的机会。


    人类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不管是哪个地区的人,实际上面临的是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类似,根本性上是相同的。

    所以所谓的中西方文化,它是有很多的结合点的。

    问:“生命中力量的源泉在哪里?发动机在哪里?不能只有导航,只有人生的方向,还是没法开车。”
    答:“这个中国的学问其实讲得蛮清楚的,动力不是头脑中的东西,也不是头脑中对某种价值是非的判断。对价值的判断,永远可以在学理上讨论是是非非,但中国人把生命的价值标准放在心里的,那叫生命情感,所以中国的学问是从生命情感中入手来讲真理的。

    不是从头脑的逻辑入手来讲真理,所以儒家,道家,佛家都是这样。我们在读论语,或者孟子,其实都是在读我们生命情感本身。

    我们的孩子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意义的领会,这件事情不是你把这个意义变成几条命题交给他,或者他写下来作为座右铭放在桌子上提醒自己就有生命意义了,生命意义是从他自己的生命情感中发出来的。

    所以让孩子读儒家经典,读道家经典,读佛家经典,特别是<坛经>,是为了让他的生命情感得到滋养和提升。如果生命情感没有得到很好的滋养,很好的提升的话,他会流落下流,然后就是一种很糟糕的生命情感,这种生命情感会让他的生命一塌糊涂,没有意义,人既可以上升到上通神圣,成圣成贤,往下堕落也可以下坠恶道,禽兽不如,这个差别怎么造成的?——生命情感。

    王阳明的思想,其实三句话就能全部把它包含进来,第一个是“心即理”,第二个叫“知行合一”,第三个叫“致良知”。

    要明白生命情感的抚养、滋养和提升最要紧的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就是说头脑里懂得一个道理,不能去做,这个道理肯定就是没懂,因为不是你心里的东西。

    “致良知”就是实践,就是在做事情上磨练。比如你生病了,让孩子服侍你,这就是在教孩子致良知,致良知不是说说而已。

    问: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小学就要出国留学?

    答:因为现在的教育很糟糕,很多孩子的时间在里面被虚耗掉,没有时间进行大量的读书。一个孩子本来是一张白纸,加进去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思想,这是需要花费时间的,父母最终还要慢慢把孩子的思想纠正,洗脑,这个过程也要花很多的时间。

    其实小学六个年级的内容,按照一个小孩子来说,一个学期就应该全部搞定的,就是因为加入了大量虚耗的内容,导致孩子的成长降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rd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