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正确做事即为仁

正确做事即为仁

作者: GideonXX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20:46 被阅读0次

    近来,收到友人送来一本《传习录》,反复研读,有些启发,记下一些文字和观点,用以省察克己,存心养性。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句话是阳明哲学的基础,也是阳明心学信心思想:本体论。王阳明认为,天地万物与我是一体的,天下虽千变万化,但“道”是唯一的,不管你怎么变化,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致良知”。圣人也好,愚人也罢,良知是共同的,也是相通的,不同点只在于良知被遮蔽的程度。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当你看到一个幼年动物时,不管它是狮子、老虎还是蛇,都会觉得它很“萌”,想去摸一摸、抱一抱,你能感觉到它的无害。还有,看到疫情下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看到贫困地区因饥饿而皮包骨头的儿童,你会同情感动,这是恻隐之心。看到善的事会觉得美好,看到恶的事就会厌恶,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性。王阳明把这叫做“良知”,朱熹称之为“天理”,在孟子那里是“性善”,孔子理想中的“仁”,老子称之为“道”。你本持“良知”、依循天理,就能做正确地事。

    良知除了能瞬间辨别是非,而且还能指导你不去和事物对立,处理与外界的关系。比如,你正在整饬花园,杂草妨碍了整体美观就应该去除;如果你正在培育草坪,偶尔的野花影响了整体效果也应该去除。相反,你任由花园长杂草、草坪变荒原,就限入佛教的“空”,不利于为人处世。当然,花园里的杂草,今天除不完,就不用去想它了,该留该除明天你又知道了。如果晚上还想着草,反复在草的除留,你就和草对立起来了,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一旦你被情绪控制了,就滋生了恶念。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意”也是“动”,是指念头升起来的意思,心上念头一动,便有了善恶之分,意之所现便是物。仅从善恶来看,意可有诚意和私意之分。诚意就是顺应天理,顺应天理心中产生的念头就是善的;私意则是违背天理,违背天理念头就是恶的。人之初都是“无善无恶”,为什么长大了就“有善有恶”了。王阳明认为,人与人、人与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通过眼耳口鼻手与外界交互并发生关系,外界通过五官给每个人的反馈是不同的,可以说有万千种感觉,这也导致了世界的千变万化。人在小的时候,饿了就吃、不舒服就哭,是依循“天理”行事的。随着成长接触外界,收到外界的反馈越来越多,私意就象乌云遮蔽住太阳一样,太阳依旧但阳光穿透不了乌云,久而久之,我们就把外闻当作了天理,把外界(教育)或声色货利的“道理”作为天理来遵循,导致了是非颠倒。

    意还有一种表现是刻意。刻意也是恶,《传习录》中关于刻意的解释很多。“尔乃贵目贱心”,这一句很能说明问题。一个人患了眼疾,整天忧心重重,阳明先生说,他是看重了眼睛而忽视了对心的呵护,舍本逐末。这句话太狠了,我们凡人平常很多对现实的担忧、对未来的焦虑都属于这种病,时间长了,担忧的问题没有来,你的身体却真的病了。所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的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如若夹杂“意、必、固、我”,就有了刻意的成分,那么心就会受到拖累,就会为气所动。

    还需要理解的是:“勿存善念”。因为善恶是同时出现的,当你强化了为善的念,就会招惹到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好比现在的慈善公益,你想帮助别人本身是善,但如果被帮助的对象并不需要,那这个善就只是你的私欲。王阳明对此有一个恰当的比喻:把眼睛比作心,把恶念比作沙子,把善念比作金屑,眼睛揉不得沙子很好理解,但我们时常忽视的是,金屑也不能掉到眼里啊,不管我们多么喜欢金玉屑。这也是孔子讲得“己欲不施勿施于人”根本道理所在。所以,保持无善无恶就可以了,只要你没有恶念了,良知对外体现就是善,何必刻意存善念呢?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知,就是你在做是非判断时的尺度,这个“知”也就是良知。比如,当你遇到不义之财时,良知知道“不可取”。你在取与不取的那秒中一定会闪过“不取”这个念头,后来你还是拿了,那就是欲望遮盖住了良知,最终你一定会为错误的行为付出代价。所以,能知道什么是恶那就是良知,良知不被遮盖,就掌握了衡量正邪的标准。遇到心外的任何事,用良知这把尺子去比较和衡量,你就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知行合一是良知。这也是阳明心学最核心的思想之一。知和行不分先后,必然一体。知之真切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省察便是知,未有不知而行者,也未见真知而不行。对父母的孝,有了念头就是行,想念父母时打个电话,冬天到了也自然会给父母加厚衣物。真知还表现在乐行上,凡是那些你觉得困难或筋疲力尽所干的事都是没有真知。王阳明说:“你何曾见讨厌恶臭,喜欢美色需要振作坚持的吗,你曾见过做完这些事后疲惫不堪的人吗?真知就要去行,就如同吃饭是为了给身体提供营养,如果吃了不消化,那就会积食成疾。知识也是这个道理,学到的东西不去运用,就患了吃了不消化的病。

    心安就是良知。阳明心学另一个重要思想是“在事上练”。你怎么知道良知在发挥作用?只有你经历事情的时候才能知道,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如果心是安的,那就是良知反馈的“真知”,行动就是正确的。反之,做一件事或心神不宁或事后懊恼,那就不是良知在发挥作用,只是欲望主导了行为,这样走下去迟早会走上邪路。可能还有个疑问,有时好吃懒坐也会心是安的,这是不是良知发挥作用?其实不然,好吃懒坐的人绝不会心安,暂时的心安只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真正的心安,是你尽好人世的职责,真正的心安是遵循天理,终生学习就会心安。《论语》中提到的,子入太庙每事问就是很好的佐证,圣人一样需要终生学习,即“不知即问”,这还是良知。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很简单,由于“吾性自知,不假外求”,所以格就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所谓格物,就是在事情上正念头,使事事物物符合天理。也就是说,你只有把自己的“良知”发掘出来,使它象明镜一样,遇到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就正什么事,做完成了事情也不会留在镜子里。这个观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吾性自知,不假外求。心即理,不需要向外物去借,往外界去找,更不要模仿别人。别人的成功有他自己的天理,哪怕你把他的经验全部掌握,方法全部学会,你依然不会成功。想要事成只有切实地反省自身,找出自己良知指引的方向去行动,靠自己的知行合一,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二是按照自己的斤两去处世,不要好高骛远。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大小之分的,人的天赋也分三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生之安行的人,尽心知性知天。一来到世上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按与生俱来的良知用心做事,就能创造大家的世界。学知利行的人,存心养性。尽人事听天命,在事上磨练自己,时刻让自己良知光明,营造自己的世界。困知勉行的人,修身以俟。更要承认自己身处困苦的现实,时刻修养自身,在困苦中以待天命,至少做到穷则独善其身,或者如颜回一样“居陋巷也不改其乐”。否则,只能浑浑噩噩过完成这一生。三是不断反省自己的问题。比如,从此你再也不去言论别人的是非,每当想要去责备别人时就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还有,不要去想急功近利的事,用心对待自己遇到的每件事,下好存心养性的功夫就可以了。

    当然,王阳明并不是提倡宿命论,他只是强调一点,人的一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致良知”。如何“致良知”,也只能在人情事变上、动态地省察克己。等到自己的良知光明了,也就知道了自己是圣人、贤人、还是乐人。就如树木成材一样,你只需要做好栽培灌溉,树木也自然会长大,不需要你树立多大的理想,树的树干、树枝、树叶、果实就都会自然进化出来的。“致”的功夫也如修禅的态度:“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确做事即为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sh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