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有些人,他们很有工作能力,干劲冲劲都很足,但却处处碰壁,相反,有些资质平平的人,小则能安身立命,一生平顺,大则能赢得人心,成就一番伟业。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也就是说,碰到艰难险阻或陷入困境后,常人难以忍耐的事,他们却能沉住气、顶得住。
小学时,大家都做过一个实验:拿着放大镜和纸走到太阳底下,让纸燃起来。
同样的纸,同样的放大镜,同样的太阳,有的人试了很久却没有成功,而有的人却很快就让纸燃了起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把阳光聚集于一点。
做事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一辈子拥有的时间不是无限的,我们能够做的事情也不是无限的,所以,在天赋水平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专注强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成就的高度。
人生自有沉浮,当目标没有达成时,要沉住气,学会忍耐,等待机遇,继续努力。当遇到挫折或者失利时,要沉住气,心态平和,靠毅力咬紧牙关。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司马迁写《史记》耗费了18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历时17年。
无论做哪个行业,没有点钻研精神,没有股子痴迷劲儿,恐怕很难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某个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
沉得住气,是一种沉下心来潜心做事的态度。我们现在却缺乏这种态度,“太忙”、“事太多”都成为了我们坐不住的借口。
其实我们不是沉不住气,只是这种枯燥乏味让人很难忍耐,大多数人喜欢这山望着那山高,于是换来换去,最后发现离成功越来越远。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假如现状不让你满意,先想想自己是否沉得住气。
图片来自互联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