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科学数据统计,90%以上的人,
因和父母沟通不顺导致四年大学白读。
随着孩子越来越长大,部分父母渐渐就会发现亲子间关系似乎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总体的感受是孩子越来越独立、自我、难以接近了。他们会更注重个人空间,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交流。有的孩子看似听话,但是却只是听听而已,只听不从;有的孩子则直接会用自己的理论和父母产生争执不愉快。
某天午饭过后,我们几位同事闲聊时说起大学专业学的什么。
这个说本身喜欢文学,但是父母一定要读建筑,毕业后千辛万苦还是做了编辑的工作(就是本人啦);
那个说本身喜欢家庭教育,但是父母觉得理科好就业,硬逼着选了计算机;
还有喜欢钻研易经文化的师兄,大学学的是物流管理(因为那时物流刚刚兴起,家里很看好前景);
......
然后才发现,虽然我们大部分人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选专业,毕业之后还是遵从内心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可是,大学四年的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人生才有多少个四年?
其实不用等到大学选专业,就拿小孩子学兴趣班来说,多是家长决定孩子学什么,很少有人依据孩子的潜能去选择合适的特长。
孩子喜欢踢球,偏偏让他去学书法;
孩子逻辑超群,偏偏让他研究古书籍;
孩子跳舞有细胞,偏偏让她学钢琴;
也许爸爸妈妈会觉得只是一个特长,选错了也没有关系,可是你不知道也许未来的一个国足,一个围棋大家,一个舞蹈家就这样被扼杀。
如果让关公学三年的绣花,他还能耍起大刀吗?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就是无效沟通——即没有知晓孩子的内在想法,只是主观的将父母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为何出现无效沟通?因为你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有自己内在需求。
你给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父母可能会站在爱的立场,为孩子代劳一些他们本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适当的家务,因为不放心能否做好;父母还会站在安全的角度,让孩子失去没有束缚的玩耍,比如下雨天出去玩可能会感冒;父母还可能会为了长远未来考虑,让孩子失去没有功利心的兴趣,比如学钢琴好啊,可以考级,可以锻炼手脑,却忽视了孩子是否真的喜欢或者是否能够引导孩子喜欢……
父母还擅长于唠叨,尤其是妈妈。
对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无大小,说的太多,说的无效,或者言出不行。偏偏很多时候,父母唠叨又不自知。鉴定是否的唠叨的标准很简单,如果孩子在你说的兴起时,忽然捂上耳朵或者大声抗拒:“您别说了!~”“您太唠叨了!~”“烦死了!~”那么赶紧停止自己的语言,在认为孩子不礼貌之前,先想一想是否的确说的太多。
很多家长不明白,我给孩子吃穿住都是最好的,为什么孩子还不满意呢?
古人孔子,早就严明要因材施教。
这不单单指的教育,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你的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也不能用大众的要求去对待。
怎样才能知晓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呢?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一种方法:
分清孩子的类型,遵循孩子内心想法,用爱和拥抱去交流。
现在分类有很多,包括DNA测评、指纹测评等,但是有这样一种分类测评归纳总结了不同孩子的优缺点,几乎涵盖一个孩子所有方面。
那就是根据易经五元潜能将所有孩子分为博学、自律、现实、同比、玩乐五种类型。
只有知道自己的孩子属于什么类型,才能明白他内心真正的想法,喜欢或是讨厌。
如果明白了孩子的喜好,那么在交流的过程中事半功倍,沟通自然水到渠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