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11--19页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的儿童,儿童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了解他,在其中感到如鱼得水一样,那他会给你带来良好的感受和心情。要善意待人,就是说对待学生犹如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如果我们的孩子如果做的好,我们会鼓励,如果做的不好,我们也会耐心教导。学生亦如此。
我们班有个男生常向坤,学习成绩较差,但却喜欢画画,一下课,总是坐在位置上低着头,拿着笔在本子上画,一节课间,我来到跟前一看,他正在专注的画《云朵上的学校》的封面,画的惟妙惟肖,我心里刚想说:“把画画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你才会进步”。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我们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画的真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有何理由以成绩来否定学生呢?于是在课堂上,我顺势表扬了他的绘画天赋,但是,如果能把成绩也再努力一把,会更好。郭鑫旺,一个成绩平平的男生,一样,爱好打乒乓球,下课,放学,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上次在乒乓球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很多时候,我们用分数似乎给每个孩子定位,其实不然,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只是我们没有静下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
教育,其实也是一种心灵之约。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带着一年级的孩子们到学校旁的田野里去观察妇女们种植甜菜的眼神来了解她们的心灵,有的唱这歌,采野花,脸上露出微笑,判断“她热爱生活,她是幸福的”;有的悲伤,忧愁。这样通过观察,教儿童用心灵认识人,孩子们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动去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他们思想是积极的,乐于助人的,儿童的情感修养就是这样培育起来的。
要用耐心去观察孩子,要用善意去影响孩子,走近孩子们的心灵,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