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包含了诗、词、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形式多样。
人们通常将有韵之文称为“诗”,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概称为“文”,也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自《诗经》和《离骚》始,中国的诗文在数千年里繁荣发展,经历过先秦的散文,后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诗文形式和浩如烟海的名篇佳作。
但就“文”而言,就有论、赋、传、序、书、表、记等几十类,而诗又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分类,如汉代的乐府诗、唐代的四句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宋代兴起的宋词、元代盛行的元曲等。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诗文史上的两个高峰,唐诗的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王维等,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几乎家喻户晓。现在流传下来的唐诗有近五万首,宋词有近两万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至元则盛行元曲,元曲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散曲,一是杂剧。散曲和词很像,但散曲更通俗活泼,在格律上更自由些。杂剧是元代的戏剧,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
无论是诗还是文,都是一种文学体裁 ,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核心的文化形式。无论那种形式的“诗”或“文”,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优雅的语言美,它为我们编织了一个以“人”为核心的诗性天空,为我们留下了数千年的雅士情怀。它是中国人崇高精神的源头活水,同时,“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是中国人儒雅涵养的本源。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源于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虽然身穿简陋的粗衣劣布,粗丝绑发,却满腹诗书气质光彩夺人,它指明了诗文使人增进气质、优雅言行的突出功用,也是中国人崇文精神的一个生动写照。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就不知道怎么说话。那么这些诗文从何而来呢?它与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联?它是如何在人间传送?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呢?有哪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流传了下来呢?
一切我们都要从诗歌的起源说起。
诗歌源于劳动。中国先民在集体劳动时,发明了一种集体发声的“号子”,劳作者在呼、吸气时有节奏地发出“喔唷”声,为乏味的劳作注入了活力,减轻了人们的疲惫,还有一定的趣味性,后来有人把简洁、有韵律的歌词放进了号子里,这就是诗歌的雏形。
而孔子所说的“诗”就是指《诗经》,这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305篇诗歌,其中既有宫廷和祭祀乐歌,又有各地民歌。被大家广为流传的名句比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由此可见,《诗经》从来不是部分人的专利,不是单纯的读书人的娱乐,他是中华儿女共同参与的文学艺术创造,是全民的诗性体现。
如果说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于《诗经》,那么浪漫主义文学则开端于《离骚》。
战国时期楚大夫屈原的《离骚》,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世的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流放中的屈原感伤国运,忧思家园,创作旷世名篇《离骚》。“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吸收了南方楚国灵活变化的民歌句法,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战国时期散文的句法,多用比兴、比喻,读起来朗朗上口。
中国的诗文正是从《诗经》的风雅中走出,从屈原的《离骚》的悲叹中走来,诗歌的溪流在中华文化里汇成滚滚大河汪洋恣肆。
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诗文,诗文反过来也滋养了整个华夏民族,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创造。
(此文系摘抄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