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守仁论“明德”

王守仁论“明德”

作者: 大龙10 | 来源:发表于2023-06-10 13:32 被阅读0次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译者:赵复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10
ISBN:9787559605825


一、论《大学》

  王守仁认为:若没有心,便没有理。心为宇宙立法,理是由心立的。

  在这样的宇宙概念之上,王守仁对《大学》赋予一种xing而上学的意义。

  《大学》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王守仁解释《大学》就是学作大人之学。



二、论明德

  王守仁写道: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三、论“在亲民”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神鬼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


四、论“止于至善”

“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也。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


  “三纲领”实际上被归结为一条,即:在明明德,这就是心的本性。一切人,无论善恶,从基本上,都同有此心。

相关文章

  • 昱记-20161214《王阳明全集:大学问》王守仁

    昱记-20161214周三 19:30(周四补) 晴 《王阳明全集:大学问》王守仁 明明德(彰显与生俱来的光明德)...

  • 王守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王守仁,王明阳………格物...

  • 王守仁

    在这样的体制里,面对质疑、不解、冷嘲热讽,我能做的只有忍耐、忍耐、再忍耐,忍常人之不能忍。 低头做事,砥砺前行。调...

  • 长翅膀的猫霜降-29

    “师兄,你在干什么?”王守仁看着聚精会神的白岩。白岩一点也没发现王守仁走了进来,还在喃喃自语个不停。王守仁受不了了...

  • 细言微声:人生若微尘

    文/王少明 王守仁的学生萧惠问生死之道,守仁这样说到“知昼夜,即知生死”,萧惠接着问昼夜知道,守仁说到:“知昼则知...

  • 大明圣贤王阳明(五)

    江西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第二年,王守仁带着储氏一起会余姚老家,回老家的途中,王守仁拜谒了名士娄谅。于是王守仁就问...

  • 阳明先生的三个侧面

    王守仁(1472-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儒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子并...

  • 如何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1 1519年,赣南巡抚王守仁,想完成一个任务:平定宁王叛乱。可是他没有兵,没有钱,没有政策,没有上级。王守仁用了...

  • 心学-王守仁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你好 王守仁

    《王阳明一切心法》越读越像一本历史书,而不是王守仁的传记。 要写一篇读书笔记,都不知道要从何处下笔才好! 这篇文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守仁论“明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dt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