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亲(三)
最近老妈经常跟我说,你回来吧,你不要再卖什么机器人了。你大舅,你老舅,你姑,你姨整天跟我说让小敏回来了吧,都那么大岁数了,还折腾个啥吗?你爸这整天磨磨叨叨的,我都烦死了。
老爸去年出了一场事故,右腿高位截肢。整天在家看抖音,玩微信,阿里巴巴,淘宝买个遍。有的时候买的好,有的时候买的不好。买的好的时候老妈就说还行,买的差的时候老妈就不停的抱怨。我只能当和事佬,说一辈子你都说的不算,他老了,他现在又是这种情况,你就听他的吧。
也许是整天呆在家里的缘故,老爸现在特别需要人听他的倾诉。好脾气的爱人就成了他的倾诉对象,有些事他甚至给他讲了n遍,爱人每次都耐心地听,才跟他互动。这一点真比他的亲儿子都强。
人常说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从他的人生当中可以照出你的影子。老爸出事之前一直都是厂长,70岁的老厂长。
他的思维特别敏捷,你跟他说,房子一平多少钱,一共多少钱?他张嘴就能给说出来。这一点我是绝对做不到的。他经常自己在那做预算,我说你算什么呀!让你们办公室的小文员一算不就行了吗?他说,你不知道人的大脑越用越灵活,不用就老了。开炉点一次火就要200万,老板用咱,咱不能给人糟蹋钱呀!
经常有人跟我妈说,开厂子那么赚赚钱,你为什么不让你儿子和他爹学学?老妈回家就问老爸。老爸说这活儿太脏,年轻人不喜欢干。有一次他说了实话,他那两个儿子都学不了,因为他们太聪明,他爸爸太傻,只有傻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得精,做到极致。
我的老舅(老妈的小弟)是文革之后的第1批大学生。我舅妈经常说没事的时候给你舅舅打打电话,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有人有事找他。可他是行政干部。退休之后只能当个“书法家”。再就是半年去一次香港,给女儿带带孩子。而老爸退休后整天在外面忙活。和年轻人在一起,在出事之前他一直都意气风发,精力充沛,活力满满。就像哥德在《浮士德》当中说过的一句话:当我停下脚步欣赏这个世界美好的时候,就意味着我可能也不会再进步了。(呵呵,好像是这句话噢,大概也是这句话。)
从爸爸和舅舅的人生当中,我一直在反复的问自已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我现在什么都不做了,到60岁的时候,会不会后悔?到70岁的时候,我会不会后悔?如果整天都陷在家庭里,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我会受得了吗?
也有人说没见你这么做生意的,是的,我就是很不专业,只卖名牌,所以把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挡在了门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关门玩几天。做生意也可能不是我的主业。但是不想落后于时代,不想不为别人需要,不想成为无用的人才,是我最大的痛苦。也许就像那把伞一样,不能为别人遮挡多大的风雨,但最起码让自己淋不着。
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的,每个决定也都是自己做的。定好了下周的机票,但是手上还有事儿。真的不知这次需要不需要再改签?
竭尽所能,顺其自然吧。
仅以3篇文章献给坚强的老爸。
女儿祝福你,你一直都是我的偶像。
父亲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