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想像古代人那样仗剑走天涯,行侠仗义,扶贫救弱。伴随着金庸,古龙武侠剧,急剧的攀升,那是少时的武侠梦,总想着拿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来对抗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来对抗金毛狮王的狮吼功,将各种影视剧里厉害的人物拿出来比试,那时总是问父母各种奇怪的问题,对世界的理解也是充满了童真。
稍长些时候,开始读些郭敬明、饶雪漫、明晓溪的青春文学,感觉空气里都充满了浪漫的味道,“太过相似的人,容易相互吸引,也容易相互厌恶”。这时候能够稍微的理解了些,人与人相互吸引,相互爱恋的感觉。那种朦胧,青涩的感觉伴随着偶像剧的铺开,也不断冲击着我的情感。
后来读些沧月的《听雪楼》、《七夜雪》,读来回味无穷:沧月曾在引文中说道:“年少时写下的文章往往锋芒毕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从来没有“妥协”这两个字。所有的人物都是如此骄傲,如此决绝,不能完全的得到,便是彻底的毁灭,两者之间绝无圆转的余地。”
读大学后,看了路遥《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在每个阶段的心里状态和对现状所做出的抗争,才发现,生活原来有这么多苦难,对少平的“我现在认识到,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常地生活,而不要有太多的非分之想。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我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我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凡的看法和做法来。”,深有感触。从求学、工作、成家立业,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
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