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11月到现在,1年多一点时间,我大概看完的书超过50本,阅读时间200小时,除了个别几本书是在书店读完的,基本都是在阅读APP完成。因为我读书速度比较快,特意增加了一个环节,就是会同步记录一些认可或者印象深刻的语句,读完后做一个一段话的书评,也算是完成了读书笔记。这件事也是让我在越来越多碎片化信息,保持停顿的方式;也找回来曾经热爱读书的自己,更像是一场耐心练习。
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在巴黎的街头,有一个年轻的流浪者带着一条狗,坐在街头,他不是在像国内的乞讨者一样磕头或者一定要把自己弄得很脏很惨,而是在看书,尔路过的人也会给他书。我的家人告诉他,他在这里挺久的,也会经常看到他在读书。在巴黎地铁也是看到一半的人都拿出的是书本。朋友之间也会讨论最近在看什么书。
关于读书,我的几点体会:
1.其实读书、写作都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这就像一个兴趣好爱,或者与自己相处的方式或者是一种独立思考的练习。对我是受益的,但对其他人,也许是运动。
2.如果你只会读言情武侠小说,可能和整天追肥皂剧、打游戏并无两样。
3.鸡汤可能都喝过,但看什么人熬制。
4.如果看到快速教人**的书,就不要翻开了。
5.在豆瓣读书评价得分差的就真的没必要去读。
6.不要成为买书爱好者,却不是阅读爱好者。
7.看书的时候做做笔记,整理笔记,毕竟你很少再会重温整本书。自从在微信阅读看书后,我就边看边黏贴复制到备忘录,事后整理成一个小小的读书笔记。
8.读书和立即应用
最近参加了一次正面管教课程,里面涉及了多次角色扮演。本来我们还是普遍含羞,但是这样的小课堂模式不得不演,大家就挺放得开的,扮演孩子、家长。有一个家长,和青春期的孩子现在有一些代沟,她特别愿意去演孩子,然后去体会生活中孩子是如何面对她的一些言语。确实对她来说感受很深,课后态度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课后1周反馈来看,这位妈妈反倒是最平和去践行”和善而坚定“。
”立即应用“,我最近也有很深感受,是因为参加完正面管教课后大家一致决定做1周的打卡分享,看看大家会不会真的去应用。我个人本身其实一直还蛮排斥打卡这种事情,感觉需要消耗注意力,比较感性,反倒比较喜欢keep这种默默打卡,数据化呈现就好了。但这一周,我自己的角色是”提醒人“,所以需要带头去打卡,从一开始我只很简洁的分享到后期的具体化讲解事件过程、如何处理和感受等,这个过程就是”立即应用“,不断内化去感受课程内容。
读书其实是关于自己、成长阶段、认知、专注和自律的事情,和其他事情一样的,不必高看。也希望你能找到你喜欢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