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其原理:根据心理发展的规律:认知、情绪和意志;认知的过程:认知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最初孩子接触的事物都是家长给提供的,认识事物也是家长教会的,对于事物好坏的定义也是家长告知的。这些内容决定了孩子的情绪和意志,最终形成了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心理学家很早以前就发现,通过观察一个孩子怎样和洋娃娃一起玩,他们就可以知道父母是怎样对待这个孩子的。如果孩子在扮演母亲的角色时对娃娃命令、指挥和惩罚,几乎可以肯定她的母亲就是这样对待她的。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家长决定了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模板。因此一定要做一个好家长。做好家长的最终目的是让家长养成按规律办事的习惯,去主观尊客观不任性。
好家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对于孩子来说,家长首先是“范”,范在古代是一种制作器物的模子,制作材料放在范中经过制作过程就成为一件有用的器物,古代精美的青铜器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家长同样起着范的作用,孩子在家长的教育、培养下,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规范和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实现“范”的方法是“师”,具体方法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先决条件是为“师”,为师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做能力的标兵,道德的楷模。
当人们开始为人父母时,不幸的事情就发生了。他们开始承担一种职责或扮演一个角色,并忘记自己也是人。现在他们的父母身份使他们进入了一个神圣的领域,他们感到自己必须披上“父母”的外衣。现在他们开始认真试着做出某些特定的行为,因为他们认为为人父母者的行为就应该是这样的。原来独立的两个人变成了某某夫人和某某先生,变成了某人的父母。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转变是不幸的,因为它常常导致父母忘记自己仍然是会犯错误的人,是具有限制性的人,是具有真实感情的人。当人们成为父母时,他们会忘记自己也是人这个事实,从而不再把自己当作凡人来看待。不论他们在不同的时刻有怎样的情绪,都不再作真实的自己。现已为人父母的他们有责任表现得比一般人更好。这种可怕的责任感重担为这些为人父母者帯来了一个挑战。他们感到自己必须表现出情感上的一贯性,必须在任何时候都爱他们的孩子,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和容忍,必须抛开自己的各种需求,为孩子做出牺牲,必须在任何时侯都保持公正,还有最重要的,千万不能犯他们自己的父母对他们犯下的错误。尽管这些良好的意图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它们通常会损害而不是提高父母的效能。忘记自己也是人,这往往是初为父母者犯下的第一个严重错误。一个高效能父母会让自己做一个凡人一个真正的人。孩子非常欣赏他们的父母所表现出的真实性和人性。他们常会这样说“我爸爸不是个假惺惺的人”,或者“我妈妈是个非常好的人。”当他们进入青春期,孩子们有时候会说:“我的爸爸妈妈对我而言更像是朋友,而不是家长。他们是很酷的人。他们也会像所有人一样犯错,但是我就喜欢他们这个样子。”
如何做一个好家长?首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家长要对于人生是什么、人的价值是什么以及要做什么样的人有深刻的思考和成熟的结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指导家长处理工作和生活的总指挥,是家长教育孩子之前需要解决的首要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阿德勒思想认为人具有争取个人优越性的纵向社会过程和争取平等和合作的横向社会过程,人的根本动机是归属人类共同体,为人类社会的幸福做贡献,在这个共同体里有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的价值。由此可知,人类具有为自己奋斗和为社会奋斗的双重特征,是通过为自己奋斗,学习和培养能力,通过提升个人服务社会的能力的方法来提升自己,最终的实质是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共同体服务,并在共同体中提下自己的价值。人的终极目标是在社会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了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宽容友爱、团结互助、乐于奉献这样的观念就很好接受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于自私和无私的教育意义就会有明确的理解。也不会出现诸如抑郁之类的心理疾病。一个人的胸怀影响人的一生发展,如果仅仅为了个人,没有为了天下苍生谋幸福的大胸怀,不仅会严重阻碍个人发展,更是行走在错误的道路上,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不得不在此说明,当下青年中自私自利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的发生和家长的观念密切相关,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其次是仁,仁者爱人,不能尖酸刻薄。有一些父母是属于不容易接受他人的人,对于别人的很多行为都无法令他们接受。当你观察这些人和他们的孩子时,你会迷惑于为什么在你看来那么多可以接受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却难以接受。这些人通常对于他人“应当”做出什么行为,什么行为是“对的“错的”抱有非常强烈和坚定的观念——不仅仅是对孩子,而且是对所有人。最近,我在一个超市里观察了一位母亲和她的两个幼小的儿子,在我看来,那两个男孩的表现似乎很不错。他们没有吵吵闹闹,也没有引起任何麻烦。但是那位母亲却不断地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跟上我”“别碰购物车”“别碰那些东西”。看起来那位母亲似乎无法接受孩子的任何行为,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更无法健康成长。
再次是忠竖,要民主,不能专治,在家庭中搞一言堂。有太多的父母极力捍卫并以具有说服力的方式证明他们对孩子所拥有的权威或权力,他们认为应当约束孩子的行为,设定限制,要求孩子做出特定的行为,进行指挥,并要求服从。他们利用惩罚或威胁来迫使孩子听话,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给与惩罚。当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时,这些父母总是以自己获胜孩子失败的方式解决问题。通常这些父母会用老一套的思想来为他们的胜利找到合理的借口,或者抱有一种模糊的理念,认为父母有责任为把孩子教育好而使用专制手段,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父母才最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显然是错误的。
其次要区分大道和小惠,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君子和小人之说,在现代社会里可以理解为修养高的人和普通人,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属于普通人 ,但是并不是修养高的人难以企及,其区别最大的地方就是君子注重大道,小人注重小惠,从一些古籍里我们能够看到这样一些具体内容,如“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矣。”通过学习理解,我们能够找到一些大道的根本,一个是仁,是忠恕,如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难,不苦人所不好,不藐人所不成;二是道义,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三是尊礼,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不失善于人。
我认为一个好家长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君子之风。达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的方法遵循大学里的三纲领六要素八条目。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六要素: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国传统文化里对于个人修养成为一个君子的精华论述,是一个十分严密又十分严格的体系。我的解读是一个能力、一个思想、一个方法。能力是指“智”的部分,是认识世界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掌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知识和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规律来处理事情和创造价值。思想是指除了“智”以外的道德规范,包扩“仁、义、礼、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的内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关于君子的规范大部分属于思想范畴。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规范。这个思想体系里最重要的是“仁”的部分,对于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来说,仁的思想就是家长要实实在在地爱孩子,并且在思想的根源上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坚定信心,任何时候在认识和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大前提为出发点,不可预设孩子先天不足或后天不足的假设,进而导致孩子在家长消极的假定中成长的情况。在对其他人的态度方面,家长要有仁爱之心、忠恕之心,要有尽心为人、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方法指的是在人人皆可成才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人人尽展其才的途径,包括兴趣引导、环境塑造、专注、持之以恒和精益求精等方法,详情另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