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小札】读三国有感:何谓名门望族

【读书小札】读三国有感:何谓名门望族

作者: 葛生_yongan | 来源:发表于2018-10-21 12:04 被阅读0次

吴主孙皓问丞相陆凯:“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凯回答:“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

这位吴国皇帝便叹息:“盛哉!”

那么,陆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家族呢?

从陆逊的从祖父陆康说起。

陆康时任庐江太守,袁术和陆康有过节,便派了孙策攻打他。陆康坚守城池两年,最终城陷人殁。但当时已形同虚设的东汉朝廷却很是褒赏他的这份气节。

陆康的从孙即陆逊,因为年长于陆康的儿子,便为他纲纪门户。

后来,孙权做了将军,陆逊及冠,终于还是放下私仇为家族大计着想走上仕途。

走上仕途后的陆逊逐渐脱颖而出,孙权很器重他,还将兄长孙策的女儿许给了他。

陆逊果然没有令孙权失望,在攻打关羽夺取荆州的战役中,他表现出了自己出色的智谋,被吕蒙相中,推荐给孙权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吕蒙是这样对孙权推荐陆逊的:“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吕蒙确有识人之明,不仅在此次战斗中表现了他的“意思深长,才堪重负”,在后来的猇亭之战中,作为吴国主帅,再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将刘备打得狼狈而逃,驾崩在白帝。

陆逊的军事才能不可谓不高明。那他为人怎样呢?

会稽太守淳于式曾向孙权奏了陆逊一本,说他“枉取人民,愁扰所在”。后来,陆逊回到了吴国都城,却向孙权赞扬淳于式。孙权问他为何以德抱怨。他说:“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

又有一事。

陆逊被任命为主帅对抗刘备大军时,因他年龄较小,资历亦轻,军中一些大将对他颇为不服。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而孙权则是事后才知他当初处境艰难,问他当初为何有苦不说。他说自己深受国恩,才不堪重负,而诸位将领要么是国家心腹,要么是国家利器,要么是国家功臣,都是要赖以成就大业的,他虽然驽钝懦弱,但也倾慕蔺相如、寇恂礼贤之义,望借此经世济国。

才堪重负,德更堪重负。

可惜,孙权半世明主半世昏庸,后来生生将陆逊气死。死时,家无余才。堂堂吴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上大将军,丞相,死后竟是如此干净!

但我也常想,陆逊是这样一个能够忍辱负重的人,为何会“愤恚致卒”?难道是有什么隐情?

或许,并没有什么隐情,所谓的隐情,大约也不过是韩公的那句——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陆逊的儿子陆抗,父亲死后,他扶灵回家乡安葬。到吴都去见孙权(史书说是“谢恩”,然而,我却很不情愿打下这两个字,叫人心痛)。孙权尤咄咄逼人,二十岁的陆抗不卑不亢,孙权渐渐也变得无话可说。由此,可见陆抗气度与心性。

陆抗后来做立节中郎将(私以为这个官职名称很值得玩味),与诸葛恪交换屯所。在交换前,他将城墙和屋宇修缮一番,又下令不得毁坏原有财务,等诸葛恪来的时候,面对的是崭新的屯所。而他自己去到原来诸葛恪的屯所,境况却完全相反。

原本诸葛家可以说是毫不逊色于陆家的大家族了,但到了诸葛恪这一代,便下坡得很是快速,从这里,即可窥见一斑。

留给后世的财富,金钱和地位都是其次,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才与德。

陆抗与他父亲一样,人品有保障,才能也是令人叹服的。

在西陵叛变,晋军压境江陵,吴军腹背受敌的危机下,他深思熟虑,果决坚毅,平定了叛乱,击溃了敌军,为吴国延长了国祚。

而文章开头提及的陆凯,便是陆逊的侄子,陆抗的从兄。陆家因陆逊等而逐渐光大,满朝簪缨,无出其右,确实当得起一个“盛”字。

但当吴主这样赞誉他的家族时,陆凯是怎样说的呢?

“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陆凯的眼里,家不仅是小家,更是大家,兴盛不是一家之盛,而是举国兴盛,这是士族大家应有的担当。

其后不久,吴国果为晋所灭。

但陆家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

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陆云,我们都不陌生。先人有马背上的功绩,有庙堂上的功绩,他们,则以笔墨传世,以文章留名。

从陆康到陆云,五代陆家人见证了数百年的时代风云,也凭着他们的智慧、魄力与品德,在青史上刻下了一个深刻至不可磨灭的“陆”字。

站在历史的脚下仰望,我觉得当时陆家绝不辜负这一“盛”字。

而陆家之盛,不因家财,不因名利,只因那坚守城池的义勇,忍辱负重的担当,为国为家的责任,文韬武略的才华,忠厚磊落的品德。

在我心里,这样的家族,才是名门望族,才是世家大族。

相关文章

  • 【读书小札】读三国有感:何谓名门望族

    吴主孙皓问丞相陆凯:“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凯回答:“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 这位吴国皇帝便叹息:“盛哉!” ...

  • 生活小札

    刚看完读库的《非洲小札》,想着也可以写写我这段时间的生活小札。 《非洲小札》是我从读库的书中随机选...

  • 《风雅体诗选》读札

    《风雅体诗选》读札 《风雅体诗选》读札 吴营洲 《风雅体诗选》[①]这个书名,在读书不多的我看来,貌似“生涩”了些...

  • 《三国机密》读书小札

    历史小说历来比较容易写,因为有许多史实作为参考。但是要写得出彩很难。也是因为史实的存在,使得历史人物形象已经定格,...

  • 榕窗小札〔35〕

    榕窗小札〔35〕 •吴鸿勇 读文,读史,读山,读水。 阅人,阅世,阅历,练笔。 对...

  • 班级是一个迷你型的小社会

    班级是一个迷你型的小社会 ——读《何谓“教育即生活”?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与技能?》有感(第1稿) 读华师大...

  • 读书小札

    ——《看见》柴静 一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好久,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喧闹的环境让我无所适从,光阴就这样静静地溜走…… 我...

  • 读书小札

    这两天在读王笛的《袍哥》,讲的是川西地区20世纪上半叶的哥老会的故事。哥老会(袍哥)即现在理解的黑社会、道上人。现...

  • 读书小札

    病中在家闲翻书。找出汪曾祺老先生的三本书,一本本一页页看下去,别有一番滋味。 第一本《人间草木》,...

  • 读书小札

    平素闲暇时光喜欢翻书,经常看到有人提及的四句话,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小札】读三国有感:何谓名门望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hb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