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话题,叫做“年轻人中的丧文化”。比如“就这样吧”“算了还可以”“我已经是个咸鱼”这些信息,表示的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一种心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0365/501b302f0ed6eaf5.jpg)
年轻人丧的原因主要来自单身、房价、工作等。在年龄增长面前,必须要面对的经济压力,和社会环境下,一些生活困境所产生的焦虑和无力感,使得年轻人选择了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去宣泄一种生活上的空虚和不满。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经常抱怨的朋友,用他们的话说,也不算是抱怨,就是真的压力很大。逼近30岁的年纪,有的还没对象,平时工作已经够繁忙了还要应对父母长辈安排的相亲;有的临近结婚却被对象家里催促着买房;还有的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子女,自己却面临失业……
其实如果你想看看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地铁是一个不错的观察点,在地铁上,你会见到各种疲惫的年轻人。
为了生计、房子、车子、票子、面子,顶了太大的压力。然而,这个时代,我想说,年轻人也不轻松,甚至已经被累垮了。
有一次,看见一个姑娘,个子不高,双手勉强够住一个吊环。人潮一来,她被挤得挣脱了吊环,双臂根本放不下来,保持着投降的造型站了三站。那画面像溺水之人的最后挣扎。
下地铁的时候,她站在我的前面,我看见她憔悴的脸上,不知挂着的是汗水,还是泪水。
在这个时代,年轻人都想呼风唤雨,但是总是拖着一副疲惫的肉身在城市中流浪。
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丧文化作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工具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但我们也必须明白,“丧”或许可以暂时充当年轻人的麻醉药,但终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
其实丧式表达能让自己找到一个宣泄口,虽“丧”却充满正能量,说完了之后,还是对生活充满向往的。
在信息的浪潮中,年轻人都要保持清醒、学会辨别。毕竟,“丧”过之后,仍要面对明天。
毕竟我们虽然是经受巨大社会压力的一代,同时也是在幸福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一代!
短暂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不止有苦更有甜,经得起考验才配得上更美好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