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接到了任务,给初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命制语文试题。哦……欲哭无泪,谁让我们期中考试后说试题质量差的!现在好了,不买题了,自己出题吧。
期中考试因为yq影响临时换了试题,那套题确实命制得差,各科老师都不满意。在学情分析会上,就都说了说对那套题的看法。不过当时情况特殊,再说都没有提前见过卷子,考都考了,只是觉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遗憾罢了。
没想到期末考试学校就改变了思路,年级间要交叉命题了。对学生和老师来说,这都不是坏事,起码能把握好进度和学情,不至于无的放矢。唯一觉得头大的就是接到命题任务的那个人。好吧,我只能接受任务。
这不,从早上到现在,我一直坐在电脑前,绞尽脑汁地命制这份试题。七年级的孩子,试题难度不能太大;满分120分,题量也不能太少;既需要和中考题型接近,又要适合七年级孩子的特点……总之,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段子:老师对学生说:“考场上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试题的命制意图,要明白命题老师在想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答题。”学生回答说:“他想让我死!”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我当时看到的时候也不禁哑然失笑。其实老师说得对,考场上的审题就是要看清楚题干的要求是什么,题干在暗示什么,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这就是命题老师心里想的。命题的时候,老师是千方百计想让学生得分的,有些甚至都是白送分的题,可是常常稍微绕一个圈子,很多孩子就被绕进去了。学生不开心,老师更急啊!最惨的是考完试,老师一句话点拨,学生一拍脑瓜子:“哎呀,这题我会呀!可是我没有写下来。”
命题真的是一件苦差事,不过这个苦可大可小。如果不想太受累,就可以在网上搜题,复制、粘贴就完了,不必劳心劳力。可是,考试一结束,孩子们这个说:“这个题我做过好几遍了。”那个说:“这个题就在咱们的那本资料上。”众说纷纭间,命题的人不免会有点汗颜。
我们学校人才多,好几个学科都有老师是省中考命题中心的,所以经受过严格的培训,因此我们命题的时候,基本都是原创题,不会去到处复制粘贴。当然,临时抱佛脚肯定是不行的,功夫还是在平时。我平日里读文章的时候,看到一些妙文佳作,适合给学生读的,就收藏起来;有时候,一些图片、一则新闻,都会带来命题的灵感,所以就要及时地整理下来;还得养成做题的习惯,见到一些新颖有创造性的题型,就保存下来。这样,在接到命题任务的时候,就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个下手之处了。
每一次命题,其实都是对教师的一次历练,需要对考点有精准的把握,对课标有清醒的认识,对学情有足够的了解,对知识有准确的认知。看着精心命制的一套思路清晰的试题,满满的成就感。当然命题也就意味着要考试,孩子们又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可是别忘了,考试结束就要放暑假了!
期末考试来了,暑假还会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