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历史
心理学之父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年1月11日—1910年8月26日),美国心理学之父,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亦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他还把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动物研究、儿童教养和广告方面。他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郭任远(1898年-1970年8月14日),男,广东潮阳县铜钵盂村人,早期激进的行为主义者。郭任远在20世纪20年代挑起了关于本能问题的论战,轰动了美国心理学界。此后他提出心理学应该以人类或动物的行为或动作为研究对象,坚决主张抛弃心理学中一切主观性的名词术语,被称为“超华生”的行为主义者。
1922年回国后致力于中国心理学启蒙和发展活动,被称为“中国的华生”。
马斯洛需求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自我实现者的十五种心理特质
- 全面和准确的知觉现实
- 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
- 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
-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 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
- 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保持相对独立性
- 具有永不衰退的鉴赏力
- 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
- 对人充满爱心
- 具有深厚的友谊
- 具备民主的能力
- 区分手段与目的
- 富于创造性
- 处事幽默,风趣
- 反对盲目遵从
心理学未来:
- 认知神经领域
- 文化革命
- 积极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