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组视频,视频里采访了一组7—18岁的儿童,当他们被问到:1、“妈妈什么时候最漂亮”年龄小的孩子一般都回答:“妈妈开心的时候,像天使;妈妈笑的时候,妈妈脾气好的时候”..... 大一点的孩子就会说:“我觉得妈妈现在就很好,很漂亮。”当被问到:2、“妈妈什么时候最不漂亮”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说:“妈妈发脾气的时候或者是妈妈生气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像母老虎,还像火山爆发......“3、“那妈妈生气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孩子们的回答是:“偷偷地哭,一个人默默地走开,心里很难受,不开心......”
在视频的末尾,当所有的孩子被问到希望妈妈怎么做,孩子们的回答也是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希望妈妈多陪陪我”当看到孩子们真挚而又感情丰富地去表达对妈妈的想法和爱的时候,我的眼圈不禁发红了。我们的成人世界似乎已忘却了:与其像其中一个孩子说的妈妈开心的时候像天使,不如说所有孩子们都是天使,他们的真挚和无邪照亮了天下所有的父母,乃至世界。
我仍然记得,小时候的我最爱看到父母的笑容,只要他们是时常脸上挂着微笑,我就会觉得很快乐满足,感受到爸妈是爱着我的。如果哪天他们阴沉着脸或者对我发起无名火,我会不知所措,甚至会独自责怪自己,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使他们不高兴。所以即使现在,面对我自己的孩子,我也会尽量在自己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提前意识到并告诉他:“妈妈今天有些不高兴,情绪不太好,但与你无关,我现在只想静一静,不想被打扰,你能理解吗?”很多时候,孩子的心是能和父母相通的,他们会逐渐明白理解,久而久之,他们也会用恰当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坐地铁,刚好那时是暑假,车厢里面都坐了许多家长和小孩,其中有一对母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个母亲带着一个8岁左右的小孩,当时这孩子背着书包,估计是上补习班回来的路上,他毫无生气地坐在座位上,一只手紧握着扶手,头埋得很低。妈妈在旁絮絮叨叨地对他说着些什么。开始时妈妈的声音不算大,后来渐渐地高亢起来,完全无视周围的乘客。随着妈妈的声音变大,孩子也紧跟着哭了,他边委屈而低声地哭泣着,边用一只手不停地抹掉眼泪。“哭,你还敢哭,你有什么好委屈的!”妈妈刺耳的声音霎时吓了我一跳。“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捡垃圾,去做乞丐,你问问别人的妈妈是不是别人的小孩都和你一样,你问问旁边这位哥哥,是不是要很努力很辛苦地读书才能考上大学......”“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乞丐都没得做......”周围的乘客越听越起劲,这位妈妈便越说越来劲,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孩子内心的难受和自尊。我看到孩子委屈而伤心的样子,正想走过去劝说一下这位妈妈。只见她旁边的一位大妈走过去,低下头来摸着孩子的头说:“哪个孩子不贪玩,哪个孩子没有缺点,可别这么骂孩子,孩子有自尊,也受不住。”我也在旁插着话:“是的,其实每家的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孩子都需要我们的肯定和鼓励啊!”这位妈妈听了仍然没停止,还依然不停地唠叨着,只是声音渐渐地收敛了。
当然,这也许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但只要我们多观察留意周围的环境和人群,也不难发现:爱发牢骚的妈妈,情绪焦虑以及时常情绪暴躁对小孩出言不逊的妈妈比比皆是。我虽然在旁看着这一切,内心不禁为这孩子担忧:但愿他能内心强大一些,能尽早地意识到母亲这种不健全的教育态度,日后能多作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和决定。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发育阶段,还不能成熟客观地辨别他人言行的好坏。尤其可能父母任何一次对孩子无意识的恶评会深深都烙印孩子的心里,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父母由于不能较好地排解自己负面情绪,以至于长期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内心只有长期地感受到不安、恐惧和缺乏安全感,久而久之,心理的创伤便形成。个人内心的创伤越多,罹患心理疾病的程度便越重,也会严重阻碍个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相信父母把孩子带到世界上,都希望孩子能获得个人的幸福与成长成才。谁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成天郁郁寡欢,消极自卑。做快乐的父母,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和情绪,便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做快乐的父母,一定会养育出一个幸福快乐的孩子。
父母的快乐,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