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f8dcc4c6ee2003e1.jpeg)
1876年5月14日,浙江绍兴柯桥一个贫寒的家庭,降生了一对双胞胎,家人给哥哥取名陈年。
因为是双生子,陈年便有了“半丁”的称号。
陈半丁6岁时母亲便去世了,外祖母辛苦抚养着他们兄妹3人。
9岁那年,父亲和外祖母相继去世,改由叔叔婶婶抚养。
14岁时,他被赶出家门。为了生存,陈半丁到兰溪一家钱庄去做学徒。
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开始学习书画。
19岁时,他到上海严信厚家作帮工。
严信厚是晚清实业家四大巨富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书画家。
陈半丁在严信厚的小长庐馆里负责石刻和拓印,得以结识了任伯年、吴昌硕、蒲华等一众名家,并得到了他们的指点。
1904年,陈半丁正式拜吴昌硕为师,学习印画书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e3bbb925eeed0f6f.jpg)
这是受吴昌硕邀请,为其先考妣所作画像。从画面上看,陈半丁对人物的写实能力还是很强的。
1906年,在金城的邀请下,陈半丁来到北京寻求发展。
1910年,吴昌硕受邀来到北京,见自己的学生生活艰难,便向北京各界名流推介陈半丁,还介绍一些笺画店老板给他认识。
在老师的帮助下,陈半丁在北京渐渐站稳了脚跟,有了一定的名气。
1917年,陈半丁结识了齐白石,给予齐白石许多提携帮助。
两人自此成为至交,合作书画作品超百幅。
1918年,陈半丁前往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任教。
1922年,陈师曾去日本举办画展,画展中展出了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王梦白等人的画作。
消息传到国内,陈半丁在艺术界声名大振。
1923年,萧谦中、陈半丁、金诚、姚华、陈师曾等共同创作完成了《松下高士图》,作为上海银行家周作民四十岁寿辰的贺礼。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97a6aa38d28e5e2a.jpg)
金城去世以后,陈半丁在金城创办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担任副会长。
1928年,陈半丁被聘任为杭州国立艺术院教授。
1937年,北平沦陷以后,陈半丁辞去工作,以卖画刻印为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半丁先后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陈半丁的作品还多次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友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77a7cdd98b5de9d0.jpg)
这幅《松石牡丹图》就是陈半丁与齐白石合作完成,由毛主席作为国礼,赠送苏加诺总统的。
当时,齐白石已经是九十多岁,画完那朵红牡丹不久就过世了,其余部分均由陈半丁完成的。
在绘画观点方面,陈半丁并不赞同中西融合,他认为“国画的根本不能变”。
在当时的艺术界紧跟时代潮流的风气下,他认为“画家只能谈画”,艺术家要用真情实感打动人,而不是只喊空洞的口号。
他的这些主张在特殊时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本人屡屡被批dou,书画作品受到限制。
1970年1月29日,陈半丁被送往医院,因无人敢医治,于当天去世。
2004年,陈半丁纪念馆在他的故乡浙江绍兴建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