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人物艺海
你在造假还是在“克隆”?

你在造假还是在“克隆”?

作者: 小徒弟阿卿 | 来源:发表于2017-07-18 22:27 被阅读86次

    (1)

    著名的收藏家陈半丁,对名画鉴赏有一言九鼎之威,收藏之富亦傲视北方。有一次陈半丁新得一册石涛画页,视为绝妙精品,便设宴邀艺林名家到家中欣赏。张大千虽未被邀约,但心仪石涛真迹,便不请自到。席间陈半丁拿出画册,洋洋得意的准备展示,张大千突然说:“是这个册子啊,不用看了,我知道。”陈半丁反问:“你知道什么?”张大千立即朗声报出第一页画的什么,第二页是什么,包括提款用印,一一道来。陈半丁查看竟丝毫不误,又惊又气,以为此石涛画册曾经张大千之手,不料张大千竟说:“这是我画的!”说完心知理亏得罪了一众名家,赶紧溜之大吉。

    后来,张大千故技重施,曾以一幅仿石涛换得黄宾虹一幅真石涛,又以几幅四方炕头画,骗的罗振玉大宴友人共赏,甚至连张学良也破钞不少。

    你在造假还是在“克隆”?

                        左边为石涛作,右边为张大千作

    由此可见张大千技法过人,临摹古画已经出神入化,可惜青年时为求生计,提款用印竟不能敢用自己的,不免有失君子之风,即便是大家,阿卿也觉得他是“造假”。

    (2)

    你在造假还是在“克隆”?

    明 陈洪绶《麻姑献寿图》(广州艺术博物馆藏)

    陈洪绶,号老莲,在中国人物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师法蓝瑛,所作《水浒叶子》在版画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你在造假还是在“克隆”?

    清 任熊《麻姑献寿图》(故宫博物院藏)

    任熊,晚清杰出的人物画家,其人物画法继承陈洪绶遗韵,并有所创新,是海上画派的代表画家。

    来看看这两幅。相距二百余年的画家,画了同一幅《麻姑献寿图》,如实反映出人物画风之艺术传承及艺术特色,可以说是“克隆”绘画的典范。

    陈老莲的《麻姑献寿图》其实是与弟子严湛合作的,老莲画主体部分,严湛补色。陈氏题识:“溪山老莲洪绶写寿于惜华堂,严湛画色。”任熊的《麻姑献寿图》题识曰:“法崔、陈两家,永兴任熊”,钎白文方印“渭长”。

    所谓崔陈两家,崔指的是崔子忠,号青蚓,师从董其昌,擅画人物,与陈老莲齐名,有南陈北崔之说。其实任熊虽这么说,但此幅图中多用的是陈老莲的笔法,崔子忠的味道难觅其迹。

    这两幅画从石块位置、麻姑神态、姿态来看,非常相似,但细审之,差别也显而易见。尤其是技法上,陈洪绶所作麻姑线条细劲清圆,古拙雅致;任熊版麻姑衣褶铁画银钩,圆劲中奇古夸张。很明显的能看出,任之笔法来自于陈,却又有别于陈。这种传承与发扬,恰恰使任熊没有淹没于陈老莲的阴影之下,最终成为开创了一代画派之风的大家。

    (3)

    在书画鉴定中,一件作品出现“双胞胎”甚至“多胞胎”的现象屡见不鲜,通常都是伪者刻意为之。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肯定判定出其中一幅作假或全部为假。不过像张大千临摹石涛、任熊临摹陈洪绶,所临和被临作品都成为“精品”流传于世,反而“双胞胎”都成了真品。唯一遗憾的,就是张大千所临石涛并未加题自己的钤印名号,以石涛之名提款加印,不论是否童心大起刻意为之,还是生活所迫不得已为之,都不值得我们去学。

    临摹之本意,若能借古人之意境构图,画出自己的诗意画意与情义,才算是上品。至于有时学画过程中,师父要求我们尽量临摹其笔意笔法,画的及其近似,只是绘画过程中,一种习画修炼的阶段而已,终究我们要找到自己的风格,寻找自己的画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在造假还是在“克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kk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