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法则的逻辑从来是强弱的两极之分,强者对弱者,是资源的消耗,弱者在更弱者眼中是强者,弱者是资源的被消耗。
大概,等级产生的基础是丛林法则中的层层压迫和盘剥,形成的意识形态,再演变的制度。
当压迫的习惯将弱者固定在一条赛道上,终日转圈的时候,是强者确立威严、权威的时——专制的集权最初形态。
小农经济的常态化是一成不变的春播秋收,劳役佣金在市场上的等价,和地主间的不平等。
平等是无法习得的,它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习惯。就像男女之间的喜欢大都是本能,在见到的时候,就铺垫了以后是否有一段浪漫史。
所以人性是三言两语的事吗?
自然社会,资源有限,群体会淘汰老弱病残,一个造福食肉动物,第二个减少资源消耗,第三能进化族群。
原始社会,人们缺乏劳动力,人口增长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显然印度没富起来,也不可能富,因为他们有一个错误方向是人口与经济成正比,如果不是生产力,谈何经济?
现代社会,人们不再担心物质资源,而是教育、医疗、文创等软性资源。
有些人把资源作为寻乐的工具,把弱者作为社会不稳定的借口,以恃强凌弱作为抵抗社会发展、自身焦虑、区域隔离等解药。社会止步不前的从来是人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能决定发展的不是自夸的强者,而是贡献。
所以说,不是所有的借口都能作为解释复杂人性的依据,往往很多的行为是无法解释、无法理解、无法洞悉的。
为什么人们还是和十几年前一样,换汤不换药的去追逐明星,甚至把老料再抖一遍?中年明星的群魔乱舞,卸去浓妆、担下医美的明星还能正视镜子中的老去?还在他人的视线徘徊?
会不会悲惨的极致是没人发现的悲哀,而误导成喜剧的可笑点是利益吞没情感。对自己尚且能把脸搭进去,还有什么利益是不能追到的。
如果这就是赤裸的人性,那未免太可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