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Android 组件化实践-最简Demo

Android 组件化实践-最简Demo

作者: WangDDY | 来源:发表于2020-11-07 18:54 被阅读0次

    背景

    1. 什么是组件化?
      组件化就是模块化,在Android工程实践中可以实现单独编译、运行、调试。 --个人见解

    2. 为什么要组件化?
      A. 解耦
      B. 代码隔离
      C. 团队协作

    3. 组件化的具体操作?
      请看下文

    组件化的具体操作

    Git 仓库地址:
    https://github.com/Wangct23/Component

    Demo整体架构简要说明

    先介绍下整个Demo,分为应用层,组件层,基础层。

    应用层为App,将所有组件结合起来。

    组件层包含两个组件:Login和Share。基础层包含公共依赖。

    Login组件负责用户登录,并记录用户的登录状态和用户信息;

    Share组件负责分享到第三方平台,在分享之前需要调用Login组件提供的服务来验证用户是否登录。

    整个App的Module结构是如下图这样的,详细可以参看Demo中的build.gradle查看具体依赖关系:

    在实际项目中在基础层还应包含网络库、图片库等基础Library,本Demo旨在演示组件相关的基本操作,期望本文能够把组件化的核心内容表达清楚,相信明白组件化的核心思想和操作后,再往上进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网上也流传着不同大厂各自的实践,均可以参考。实际使用的时候,还是要以项目的业务特点以及团队的配置为基础灵活选型和设计,切忌生搬硬套。因此本文没有将网络请求之类的基础库包含在内。

    将Module单独编译运行 V.S. 作为Library供其他Module依赖使用

    背景:为什么需要单独编译运行一个Module?

    当团队规模达到一定数量时,就要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同的小团队各自负责自己的业务。这种情况下,不同Module之间定义好清晰的接口,各团队独立互不影响的开发自己负责的业务,并单独编译、运行、调试,以及Test,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下面演示如何操作。

    我们通过Android Studio在Project中先创建两个Module:login-impl,以及share-impl。

    以share-impl为例,创建过程如下图所示:

    |

    image

    创建顺序在上图中以箭头为标示,分别为图1 -> 图2 -> 图3 -> 图4,需要注意每一步中高亮选中的选项和Module Type。特别是图2,没有选择在创建普通Android Module时常用的Android Library,而是选择了Phone & Tablet Module,两者的区别在于下图:

    |

    image

    左侧是选择Phone & Tablet Module后的默认build.gradle 文件,右侧是选择 Android Library后默认的build.gradle 文件,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红框内字段配置不一样。左侧可以作为一个独立app单独编译运行,不能作为library被其他Module依赖;右侧可以作为一个library被其他Module依赖,不能作为独立的app单独编译运行。

    下面我们也会通过条件变量的方式将当前Module动态设置为Library供其他Module依赖,或者设置为Application,单独编译运行。

    以login-impl为例:

    |

    image

    如上图所示,在login-impl目录下,创建gradle.properties文件,然后打开文件,添加 isRunAlone变量(名字随意),并设置为true。

    然后修改login-impl目录下的build.gradle 文件,如下图所示,左侧为修改前,右侧为修改后。

    |

    image

    修改分为两处:

    1. 在文件头部,将引入的plugin通过条件变量来控制,当isRunAlone为true时,执行plugins.apply('com.android.application'),将当前Module作为Application单独编译运行;当isRunAlone为false时,执行plugins.apply('com.android.library'),将当前Module作为Library供其他Module依赖使用。
    2. 动态设置是否添加 ​applicationId "com.wct.login_impl"​,作为Library时去掉,作为Application时执行。

    我们通过Android Studio可以很容易看出不同设置的区别,参看下图:

    |

    image
    • (1)如上图,当gradle.properties文件中isRunAlone设置为true时,通过Android Studio可以看到login-impl Module和app Module一样,可以选中,并且可以运行

    |

    image

    (2)如上图,当gradle.properties文件中isRunAlone设置为false时,通过Android Studio可以看到login-impl Module和被标记了×号,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单独编译运行了。我们点击图片顶部右侧绿色运行按钮,会弹出Edit Configuration弹窗,并提示Error,如下图:

    |

    image

    动态加载不同的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

    首先,为什么要动态加载不同的AndroidManifest.xml文件呢?

    因为当一个Module作为Application时与作为Library时的构造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

    |

    image

    简单来说,当一个Module作为Library时,不需要生命<application></application>内的诸多必要元素,而作为Application,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不然编译器就会报错。

    接着,演示一下动态加载不同AndroidManifest.xml文件的方式之一:

    1. 在login-impl目录下创建manifest目录,然后在刚才创建的manifest目录下创建AndroidManifest.xml文件,我们期望将此文件作为独立编译运行时会加载的文件。因为是独立编译运行,因此和app Module下面的AndroidManifest.xml文件的结构应该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直接将其拷贝过来,然后修改下内容就可以了,如下图所示:

    |

    image
    1. 在build.gradle文件中根据我们之前在gradle.properties文件中设置的isRunAlone参数,动态加载不同路径的AndroidManifext.xml。如下代码所示:
    android {
        ...
        defaultConfig {
           ...
            sourceSets {
                main {
                    // 单独调试与集成调试时使用不同的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
                    if (isRunAlone.toBoolean()) {
                        manifest.srcFile 'src/main/manifest/AndroidManifest.xml'
                    } else {
                        manifest.srcFile 'src/main/AndroidManifest.xml'
                    }
                }
            }
           ...
        }
        ...
    }
    

    以上,便是动态加载不同AndroidManifest.xml文件的一种方法。详细内容,可以参见Demo源码。

    依赖隔离&代码隔离

    在Module内部使用的类或方法,很有可能会改动或者删除,因此当我们能直接访问到其他Module 内部使用的类和方法时,会非常危险。当对方的类或方法内部逻辑改动时,很可能会导致我们自己的Module运行结果出错。

    在多团队协作的场景,为了避免在Moudle内部使用的方法被外部调用,我们需要实现依赖隔离&代码隔离 。在这部分文字中还将介绍一下整个组件化的枢纽:ServiceManager

    下面介绍一种实现方法:

    我们将每个组件分为 api 和 impl 两个Module。其中api仅包含对外开放的接口和对应的空实现,impl包含接口的实现和其内部逻辑,如下图:

    |

    image

    其中IAccountService是login组件对外提供的服务,所有方法均在接口中声明。需要获取用户的登录信息的Module只允许依赖 api,不允许依赖 impl,这从代码的层级隔离了impl中的内容。因此,对于impl来说,只要保障api中对外接口的运算结果不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自由的调整impl的内部逻辑,不用担心会对外产生影响。

    再来看下具体怎么操作:

    1. 在分享组件中,我们需要用到用户的登录信息,因此需要依赖登录组件的api Module,即 login-api:

    |

    image
    1. 判断用户的登录状态,当用户处于登录状态时允许分享,当用户处于未登录状态时禁止分享。

    |[图片上传中...(image-81344c-1604741808414-1)]

    如上图所示,我们在ShareService中,通过ServiceManager获取到IAccountService的一个实例,然后调用其方法实现分享的逻辑。

    接下来介绍一下各个组件之间的枢纽:ServiceManager

    前面介绍了代码隔离,各个组件通过依赖对方的api来获取对应的实现,然后使用其提供的服务,那么,在不能通过new来获取对方实例的情况下,怎么获取呢?其实现的原理是什么呢?

    答案是:反射。

    接下来介绍下具体操作:

    1. 首先新建一个componenbase Module,作为所有组件的公共依赖库,在componentbase中,我们为各个组件提供服务获取的能力。
    2. 在 componnetbase中,我们创建IService接口,以及ServiceManager类。其中,IService是所有组件对外接口类的公共基类,每个接口都要继承;在ServiceManager中,我们提供一个Map用来存放服务接口和对应实现的映射。在各个组件初始化的时候,将自己的实现注册进来,这里稍后会说明。文字描述起来有点费解,看下代码和注释:
    public class ServiceManager {
        private static Application sApplication;
        /**
         * 用来存放接口类和其对应实例
         */
        private static final ConcurrentHashMap<Class, Object> SERVICES = new ConcurrentHashMap<>();
    
        public static void init(Application application) {
            sApplication =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Application getApplication() {
            return sApplication;
        }
    
        /**
         * 获取对应的接口的实例
         * @param clazz 接口类
         * @param <T>
         * @return 接口类对应的实例。对于未注册的接口类,返回其对应的空实现。
         */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IService> T getService(Class<T> clazz) {
            T impl = (T) SERVICES.get(clazz);
            if (impl == null) {
                impl = getEmptyImpl(clazz);
                registerService(clazz, impl);
            }
            return impl;
        }
    
        /**
         * 注册接口类和其对应的实现
         * @param clazz
         * @param obj
         * @param <T> 接口类
         */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IService> void registerService(Class<T> clazz, T obj) {
            SERVICES.put(clazz, obj);
        }
    
        /**
         * 获取接口类对应的空实现
         * @param klass
         * @param <T>
         * @param <C>
         * @return
         */
        @NonNull
        private static <T, C> T getEmptyImpl(Class<C> klass) {
            String fullPackage = klass.getPackage().getName();
            String name = klass.getSimpleName();
            name = name.substring(1); //去掉接口类名称的首字母 I,eg: IAccountService --> AccountService
            final String implName = fullPackage + "." + name + "Empty"; // AccountService --> AccountServiceEmpty
            try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final Class<T> aClass = (Class<T>) Class.forName(implName);
                return aClass.newInstan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annot find implementation for "
                        + klass.getCanonicalName() + ". " + implName + " does not exist");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annot access the constructor"
                        + klass.getCanonicalName());
            } catch (Instantiation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Failed to create an instance of "
                        + klass.getCanonicalName());
            }
        }
    }
    

    各个组件在初始化的时候将自己对外服务的实现注册进ServiceManager,以login-impl为例:

    public class LoginApp extends BaseApp {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Application application) {
            Log.i("Application", "LoginApp init");
            ServiceManager.registerService(IAccountService.class, new AccountService());
        }
    }
    

    以上,介绍了一种实现代码隔离&实现隔离的方法。

    资源冲突

    当不同组件中出现名称相同的资源文件时,先加载的文件会被后加载的文件覆盖,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比如:不同组件都有返回按钮back.png文件,而各自的样式不同,那么如果都命名为back.png,那么先加载的文件就会被后加载的文件覆盖,那么最终所有组件展现出的返回按钮都会变成最后加载的back.png的样式,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

    不过,这种情况很容易解决,团队之间只需要协商好彼此的命名规范即可,比如:在所有资源名称前都加上组件的名称作为前缀。

    Gradle 的Android插件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查的方法,以login组件为例,当我们在build.gradle中加上如下配置,那么gradle自动检查 res 中 xml 文件的命名是否以 "login_"开头,如果不是,会报错。不过这种方法仅限于res 中的 xml 文件,对于图片等资源需要开发者人工检查了。

    android {
        resourcePrefix "login_"
        // 其他配置 ...
    }
    

    插播:剩下的内容不多了,如果你能坚持读到这里,我真的是非常开心了。

    页面跳转

    在Android中常用的页面跳转方式有两种:显示Intent和隐式Intent,以及路由(底层实现也是startActivity())。本文介绍通过显示Intent实现页面跳转的方式。

    因为组件之间的代码隔离,无法直接访问其他Module的类,因此无法直接通过startActivity来实现跳转。不过,可以反过来调用来实现。

    举例:

    在AccountService类中,实现如下方法

    //AccountService.java
    
    @Override
    public void startLoginActivity(Context context)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context, LoginActivity.class);
        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
    

    在要跳转LoginActivity页面的组件中,调用此方法就可以了:

    //ShareActivity.java
    public void shareLogin(View view) {
    //        ARouter.getInstance().build("/loginimpl/login").navigation(); // 通过路由的方式实现页面跳转
    
            IAccountService accountService = ServiceManager.getService(IAccountService.class);
            accountService.startLoginActivity(this); //通过接口的方式实现页面跳转
        }
    

    虽然没办法直接方位对方Module的类,也可以通过上面这种方式迂回的startActivity()。

    在Demo中也提供了通过ARouter实现页面跳转的示例,网络上流行很多关于ARouter的介绍,而ARouter不属于本文的重点,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动态配置Application

    前面讲到,理论上每个组件都支持单独编译运行以及与其他组件一起集成调试。那么在这两种不同场景,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加载不同的Application。

    做法也很简单,以login-impl为例,

    1. 在build.gradle中修改配置:
    android {
        ...
        defaultConfig {
           ...
            sourceSets {
                main {
                    // 单独调试与集成调试时使用不同的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
                    if (isRunAlone.toBoolean()) {
                       java {
                           ///当此Module作为单独的Application运行时,加载 "src/component"路径下的文件
                            srcDirs "src/component"
                       }
                    } else {
                        manifest.srcFile 'src/main/AndroidManifest.xml'
                    }
                }
            }
           ...
        }
        ...
    }
    
    1. 在src/component 目录下创建单独运行时的Application

    |

    image
    1. 修改之前配置的单独运行时生效的AndroidManifest.xml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com.wct.login_impl">
     <application
            android:name=".ComponentApp"`
            android:allowBackup="true"
            android:icon="@mipmap/ic_launcher"
            android:label="@string/login_app_name"
            android:roundIcon="@mipmap/ic_launcher_round"
            android:supportsRtl="true"
            android:theme="@style/login_AppTheme">
    
          <activity  android:name=".LoginActivity">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intent-filter>
    
          </activity>
      </application>
    </manifest>
    
    

    总结

    至此,关于组件化的核心内容就介绍差不多了,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本文所述并非组件化的标准模板,而是组件化万般形态中的一种,而且是比较初级的一种。

    另外限于篇幅,诸如更多数据通信的方式、路由、公共基础库的设计、公共组件的抽取等内容没在文中扩展。

    这只是组件化的一个开始,实际的组件化过程远没有这么简单。

    Git 仓库地址:
    https://github.com/Wangct23/Component

    条条大路通纽约,在了解清楚业务模型以及思考清晰架构目标后,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

    _ 感谢阅读 _

    参考

    美团平台化架构演进

    Android彻底组件化实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ndroid 组件化实践-最简Demo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kq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