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爱的絮语/
流浪了那么多年,终于发现,这里才是我的家,是不是唯一的家,我也不清楚。
家是文字,让我有一种内心的踏实,对自己那样熟悉。
我只想回到这亲切的环境里,和自己极为相似的人群里停留下来,才能够安静不慌张地去生活,去爱,与被爱。
码字,是快乐的,如朋友在文章里写道,“写作,是一种自我迷恋的表达方式”,同样,写作是一种独处,或者消磨孤独时光的一种方式。徜徉,沉醉,我问自己,是不是我的心还倾慕于昔日的梦境?落日,晚霞间的拂风摩挲着古旧的典籍,揉和着纸页与岁月的香气,一种想要细细品咂过往的渴望油然而生。
我问着自己,我的心,是否还倾慕着昔日的梦境呢?
新铸的铅字,墨色的签名,初版的样稿曾经留过多么美丽的压痕。
/其二,北京的夏/
上大学那会儿,刚到北京,少女急于等待一个夏雨的日子。“雨,是上帝的眼泪。”她说。
“可是,在京城,夏天晴朗得火热。”他们说。
阴天,阵阵毛毛雨,忽然湿冷起来,穿一件套衫,撑着一把伞。运气好的时候,几乎都是夜晚下雨,湿淋淋的人行道,清晨中就渐渐干爽了,叶儿开始落黄,然后:“夏天已经过去了!”他们又说。
若干年后,辗转了几座城市,她又回到北京,孤独地投身在人群里,人群也以孤独还掷向她。可是,她本来并不一定要这样做的,属于她的夏天可以不是这样,或许那是躺在家屋后青青的树荫下,有微微的南风,开得太乱的扶桑,和整个下午的金色暖阳。她喜欢北京,或许因为那句,“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记忆里,还有,还有那人从山坡下静静地向她走来。映影在他微微仰起的面庞,便是蓝天里的云彩。
而她也本来可以拥有这样的夏天的。
最后一次聚会后,到了晚上,下过一场雨,他们还在河滨公园散步。树梢还存着满盈的雨珠。相识九年过去了,也是一个细雨的午后,她悄悄刻意来到他办公的地点,在写字楼外面,红褐色的高跟鞋踩着红褐色的落叶,一丛横生的低枝拂过她的肩膀,当时的小树已长成亭亭华盖。追忆似水年华。
她依然单身者,守候记忆,去爱,也是快乐的,而且已然习惯。
/其三,愿有趣的灵魂终会遇见/
她开始学着成熟了,就像余秋雨笔下的那样去要求自己: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的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今年七夕是星期五,周末下班,夕阳将国贸鳞次栉比的高楼镀上暖暖的玫瑰金色,她坐在公司长窗前,三十六层,凝视着美好的街景。
也许有一天,天空越来越暗,终于秋也离去,雪下来了。她能够坐在喜欢的人身旁。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0445/ad7ce3bc615a9463.jpg)
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
夕阳下了,我在山边等你。
叶子黄了,我在树旁等你。
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
细雨来了,我在伞下等你。
流水冻了,我在河畔等你。
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
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
最近心情一直都很平和,下午坐地铁又换乘公交,背着书包,忽然间那些身体上的负重感,让内心很踏实。疼痛才是身体感受到的重量,最初的人类也一定是在劳动与疼痛的双重经验中成长为人的。
明天又要开始上班了。商业航天、机器人,或是人工智能领域,还了解甚少。社科院博士复习课程备考,还是进度滞后;注册会计师复习进度也不及预期;有时候她会懒惰,明明应该做的很多,却喜欢拖延……
记录着,国际资产管理从业者的工作,学习,欣赏生活,和诗意的日常。
但愿这些文字,温暖了孤独,照亮了回家的路。
心里的路。
这是一篇写给微信公众号的序言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