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义薄金难 信厚财聚

义薄金难 信厚财聚

作者: 吕洪偉 | 来源:发表于2024-06-22 12:34 被阅读0次

~~【黄帝内经】解读人为什么重利忘义

  人的意识实际由意识、我执、法执长期积累而来,无论他的口头上怎么说,实际上这三识是根深蒂固的。

  如图中所示,长期对金钱渴望的人,最后通过肺功能体现出来,内经称其为“正邪”。

  在内经中,因外来的原因而导致虚症。五行上金主肺,此时我们可已经清楚地看到,其主宰之神为“魄”, 因为对金钱的渴望=正邪,其魄力增大,当金钱呈现时,迅即开启“奋力夺金”模式。

  首先,肺(魄居所)呈现精神担忧缺钱、身体己不如人的悲切“正邪”症状。

  第二、心(神居所)呈现精神窃喜、身体欢乐的贼邪“状态。内经上称为”火克金“。

  第三,脾(意居所)呈现精神活跃、异想天开的思、身体对此产生爱不释手的“实邪”症状。内经上称为“土生金”。

  第四,肾(志居所)呈现志气高昂、身体期待惊喜的“虚邪”症状。内经上称为“金生水”。

  第五,肝(魂居所)呈现厌恶过去的生活、身体对金钱不足的愤怒,内经上称为“金克木”。

  金钱至上,在精神上呈现极其渴望金钱、利益。在身体上呈现对衣食住行消费的极致追求。个人拜金、生活浮华浪费;商业上成为极致“个人主义者”; 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名牌、超前消费、高消费。

然而,没有人相信内经的智慧,只相信自己的欲望。殊不知,内经早就把这种现象定义为“正邪”。

可见,修行、正念、克己多么重要,否则,一辈子在病中“全然不知”,以虚为实、颠倒妄想。正应了:人间熙熙皆为利来、人间攘攘皆为利往!

    五行智慧告诉我们:

    金克木,重利之人没有信义可言。

    土生金,信义之人自有财富到来!

相关文章

  • 孙方友《一 品 斋 》:抱团取暖大发展

    陈州一品斋的老板姓金,叫金聚泰. 因经营有方,很快发了财。 发了财的金聚泰为人敦厚谦逊,而且爱做善事。 每日歇业之...

  • 2020-04-21

    所谓厚德载物,唯有厚德才能配得上厚财。分解开来,就会恍然大悟:厚德厚物,薄德薄物,缺德缺物,无德无物。

  • 平衡

    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 人聚后,千金散尽还复来;人散后,纵聚千金亦散尽。 人之一生,不可能好处占尽,也不会永远吃...

  • 张居正讲解《大学》之第四十八章

    【原文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张居正讲解】承上文说,外本内末,民便争夺。民既争夺,必致离散。可见义与利...

  • 国学经典《大学》四十八

    〔原文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张居正讲解】承上文说,外本内末,民便争夺。民既争夺,必致离散。可见义与利...

  •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 2021-04-13深圳

    古称瘴疠地,罪民多不堪。中原三千里,北望耻南蛮。西洛今不再,财聚粤南湾。北人争南下,万金惜难安!

  • 说说财散人聚

    财聚人散, 财散人聚, 财散人散, 财聚人聚。 “分利与人则人我共兴” 今天我们说说财散人聚这个话题。 为了不被片...

  • 《大学》:“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之思

    《大学》中“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一句,依《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金良年 今译)的译解是“...

  • 厚与薄

    春已过得差不多 在这即将入夏之即 却莫名的怀念起冬 怀念那无雪的冬 那个冬,毫无生意 因为没有雪 就像灵魂 被抽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义薄金难 信厚财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nkcjtx.html